他一開始提議請戲班的人過來是因為他們表演的曲目能自然而然貼合他們品酒會這個主題。
但是趙慶宗不執著這事,只想著控制成本和省事。
放電影不是不好,只是和他們的品酒會沒啥關系。
關聯不到一塊去。
“品酒會計劃舉辦三天時間,第一天放電影看看人流量,如果人流量足夠多,那后面的品酒會就都選擇放電影,如果放電影后人流量不夠,那第二天試試請戲班過來,人流量還是不行就請雜耍的人過來試試。”林天想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而且一晚上時間也能搭個舞臺出來,當然他現在已經盼著放電影吸引的人流量足夠多,那就不用請戲班這么麻煩了。
不是每個城市都有戲班,讓整個戲班的人從一個城市去到另一個城市,太麻煩了。
但是電影放映機和放映員兩個城市走動這事又相對簡單點。
這事在林天說完這話后算是定了下來,這個折中的辦法大家都能接受。
“我剛聽你們說一開始只在一座城市辦品酒會,但是錯過了元宵節,之后適合辦品酒會的時間只有端午節,這會不會隔的時間太長了。”于江濤提出自己的疑問。
雖然元宵節到端午節中間也有不少節日,但是都不是傳統節日,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自然不夠元宵節這種傳統節日熱鬧。
“我們的品酒會熱不熱鬧靠我們有沒有宣傳到位,提前造勢,和元宵節關系不大,只要是大家的休息日都可以試試辦品酒會。”
“如果辦出來的效果差不多,我們也不用特意選在傳統節日上辦品酒會,太受限制了。”趙慶宗想什么時候辦就什么時候辦,效果好就多辦幾場。
“如果非要卡在傳統節日里才辦品酒會,間隔的時間也太長了。”
“甚至當其他商家模仿他們這種形式,說不定在下一個傳統節日到來的時候,一條街上不止有他們的品酒會,還會有品茶會、絲綢會、陶瓷會。”
“當地人就會眼花繚亂,人流量自然被分薄,自己隨意挑選合適的時間,起碼品酒會辦起來的時候,不會有其他亂七八糟的會場冒出來。”
張冬至四人和林天聽完趙慶宗的話都沒有人提出反駁意見,有道理的事大家都愿意聽。
“慶宗,這事你考慮得很仔細,就按你的想法試試吧。”林天對這事比較保守。
沒看到任何結果之前,他也不想直接在各個城市辦這么一個品酒會,就怕錢都打水漂了。
先從云城摸索出經驗來吧。
等趙慶宗還有他手下的人都有經驗了,加上各種細節都調整到最好的時候,這時候就可以在各個城市嘗試這種辦法。
如果效果一般,他們也可以根據效果反過來調整辦一場品酒會的支出,做到花最小的錢達到最好的效果。
反正這是不能讓公司虧錢,這是他在意的電話。
所有人繼續等著趙慶宗說下去,看看他還有什么想法。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