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的心潮澎湃只持續片刻,疲倦感便再次涌來。
隨即坐下休息,開始進食喝水,恢復體力。
畢竟這場面再壯闊,只有獵殺到手,才屬于自己。
丁怡進入曾經城市的遺跡中,在斷垣殘壁的廢墟里,尋找頑強生長的野草。
將其連根拔起,淺嘗汁液,從中挑選具備致幻和麻痹效果的品種。
這些適應廢土惡劣環境的異化植物,葉片和根莖表面,進化出微小的氣孔。
利用空氣流動的壓強變化,讓微風中的水汽,冷凝在這些氣孔內,再行吸收,以保證自身生長所需。
因為鮮嫩可口,富含水分,它們也成為廢土上草食性動物,最愛的美味。
為此許多雜草或蕨類灌木,又進化出諸如生物堿、植物蛋白毒素,亦或者帶刺根莖,針鋸葉片等防御機制。
后者其實沒多大用,大部分食草動物的角質化嘴唇和口腔,能有好幾公分厚,根本不懼外部傷害。
嚼爛后咽進肚里,再用碎石沙礫輔助研磨,骨頭都能磨成粉碎。
而前者魔法毒素傷害,就有效的多,雖然對于大型食草動物而言,微量的毒素不足以造成嚴重影響,但植物們也能借助地形優勢,藏在巖縫或角落內,度過早期發育階段。
這樣大型食草動物吃不到,小型動物又扛不住毒素攻擊,得以幸存下來,熬過生長期,最后開花結果。
等生長的足夠高大,微小的草種又能被食草動物吃掉,隨著遷徙,帶去下一個聚集地,從而繁衍生息。
這是植物的生存繁衍策略,如今卻被人類二次利用,成為狩獵的利器。
丁怡在采摘含毒野草時,發現掀開的石塊下方,經常出現躲藏的蟲蟻。
城市廢墟中的野草灌木,借助地形,與這些渺小的蟲蟻,形成簡單卻又獨特的生物鏈。
丁怡不僅找到了十幾種新草類,還有許多不曾見過的變異昆蟲,密度是荒原上的好幾倍。
小心翼翼將它們收集在空瓶內。
節肢動物通過深挖坑、半休眠,以及自身體型微小的原因,才能熬過烈陽禁區漫長的炙烤,等兩年后,迎來新生。
而它們在眼前這片廢墟綠洲上,逐漸演化成類似園丁蟻一樣存在,與有毒植物形成穩定共生關系。
但作為上級消費者,蟲蟻體內也隨著日積月累的沉淀,凝聚出諸多毒素。
收獲滿滿的丁怡,在石板上制作麻痹毒素時,很快就發現,與其從植物體內,榨取微量的神經與肌肉麻痹毒素,還不如直接拔除這些螞蟻、甲蟲尾部的腺體。
里面有著高度濃縮的毒液。
來自它們所吃下的毒草,過濾出作為自身防御機制;這點在自然界中很常見。
“這些蟲子的毒性很大,不能吃,一只體內的毒素,就能毒倒一個八十公斤成年人類,換算到巖角馬身上,五百公斤九級巖角馬,也只需要六只就行。”
見林風走來,用一把美工刀片,小心翼翼解剖蟲子的丁怡,開口解釋:
“一階巖角馬體型有兩米高,五米長,體重估計超過一噸,至少需要十只以上,才能對它們的神經和肌肉,造成麻痹。”
“不過這些毒素煮一下就能分解,哪怕最終毒死了,也不用擔心會污染馬肉。”
林風點點頭:
“你這才抓了二十幾只,我找其他人來一起幫忙。”
說著,招呼柳芊和阿蓮幾人,也進入城市廢墟中,收集毒蟲。
很快,三瓶裝滿拇指大毒蟲的瓶子,出現在丁怡面前。
足足有上百只,提煉出的毒素,有個小一百毫升,足夠這次任務消耗。
「生物毒素lv7,白色品質」
「混合型神經與肌肉毒素,危險生物材料,即便喝下也有強烈灼燒與麻痹感;注入傷口血液中效果翻倍,請謹慎使用;進化等級越高,代謝速度越快,受毒素的影響時間越短,但可以加大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