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變故,讓眾人猝不及防。
河岸坡道也就七十米長,雄性巖角馬的五十碼沖鋒速度,在下坡加持助力下,已經突破六十碼,只需要四秒,就能沖到老鄧肯身前。
好在時刻注意自己獵物的林風,及時反應過來,抬起手中的lv9精準手槍,瞄準橫沖直撞的雄性首領……
隨即就是一通自動模式的掃射!
每秒二十發子彈的火力,傾瀉在雄性一階巖角馬身上,激起一片火花。
彈無虛發,所有子彈全部命中!
但只能命中目標,并不意味著能造成有效傷害。
這只體型足足兩米五高、六米長的一階中期雄性巖角馬,全身包裹著十五公分以上的硬質巖甲。
堪稱銅墻鐵壁,堅不可摧!
隨著進化,這些巖甲中的雜質被不斷析出,配合光伏巖板的電能加熱,逐漸的烘烤出硬度極高的陶瓷層……
背部巖甲,更是在烈日灼燒下,蛻變出透光性極佳的硬質玻璃板,純凈的二氧化硅與下方光伏巖板,不斷吸收和折射著太陽光線,為如同越野車般的雄馬,提供橫沖直撞的動力。
這樣一頭已經適應廢土的進化荒獸,光憑林風手中,只有四十五點傷害的九級手槍,根本無濟于事。
子彈射中它身上巖甲,除了激起一片火星外,只留下一連串一兩厘米深的淺坑印記,像是在給雄性巖角馬撓癢癢。
所以林風很快調整策略,將槍口對準目標頭部。
雄性首領的馬頭足有半米大。
百米內林風能輕松鎖定。
扣動扳機又是二十發子彈,集中射在在這半平米大小馬頭上。
只可惜巖角馬在沖鋒狀態時,整顆頭是低下縮起來的,蜷曲著脖子,半張馬臉藏在兩側肩胛骨所延伸出的板甲內。
兩眼自然也被遮蓋住。
這是雄性巖角馬,保護自身安全的一種防御策略。
在與其他巖角馬的角力斗爭中,能夠有效避免頭部遭受重創。
比如雙眼被馬角尖捅穿之類的。
競爭打斗中,兩頭一階雄性巖角馬,如同兩輛汽車,以接近一百碼時速相撞,對雙方造成的沖擊傷害,能直接重創其他一階進化存在。
沒有這么厚實的外甲防御、蜷縮起來的脖子和頭部,光是這族群首領的斗爭,就能殺死絕大部分雄性巖角馬。
實際上這也是巖角馬的進化策略。
越強大雄性巖角馬,護甲更厚,力氣更大,留下的后代血脈也就越優秀。
長年累月,造就出了眼前橫沖直撞的生物戰車。
雖然一連串狼牙子彈,命中頭部并未完成擊殺,但至少對雄性首領護甲薄弱的頭部,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
在擊碎頭皮上,留下一朵朵血花。
而吃痛的雄性首領,也因為本能躲避傷害,選擇調轉方向,扭頭沖向另一邊。
借此機會,反應過來的老鄧肯,隨即一個翻滾,躲到死去雌性巖角馬,身旁的一塊巨石后。
同時找到機會,將繩索上套中的幼崽拉扯過來,綁住其手腳和嘴巴。
避免哀嚎聲,繼續激怒雄性首領。
隨著幾十道槍聲接連響起,河道斜坡殘余的巖角馬,已如同驚弓之鳥般,迅速逃離此地。
等停下沖鋒腳步的雄性首領,抬頭查看附近時,發現族群都已離開后,也連忙調轉身影匆匆逃離。
林風盯著雄性首領,龐大身影消失在城市廢墟,隨即放下槍口,緩緩走上前,站在一塊巨石上,揮動手中的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