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后來者的你
千年或萬年以后
新人類或地球新文明
我們是這里曾經的主人,第一批離開避難所的廢土幸存者,在這里記錄下我們的經歷,以警示后來者的你
流浪地球計劃出現差錯,本該停泊進比鄰星軌道,如今卻被三星所環繞,地表高溫環境,已經淘汰了90%以上的物種,原本生態恢復計劃,以失敗告終
我和劉、楊三人,帶領避難所中剩余幸存者,開始在荒蕪地表求生
起初傷亡嚴重,直到發現變異角馬,通過尾隨它們,找到環繞全球的遷徙點,每一處都能及時補充水分
老楊將標點記錄在地圖上,方便之后沿途補給」
第一段到這就結束了,因為就在嶗山二字旁邊,非常好找。
林風環視左右,很快找到另一處鐫刻文字的記載:
「我們花了整整六年,回到原點
三顆太陽蒸發全球99%的冰層,地表很難找到水源,好在這處海灣地貌結構,能聚集空中水汽,連通河床內的地下水
當初選擇留在避難所成員,進入烈陽曝曬區后,全部死亡,無一幸免
他們尸骨只剩一片焦炭,焚燒殆盡,但避難所內,沒有被燒毀過的痕跡
老劉認為這是某種未知的自燃
原因肯定跟烈陽的曝曬有關,那兒也被我們立為禁區
凡是打開過的避難所,只要經歷烈陽禁區曝曬,就無法躲過自燃的詛咒
我們沿途招募到很多幸存者,在海灣裂谷建立臨時營地,大家走過幾萬公里,都需要休息,隊伍內許多孕婦也即將生產
這是人類在新世界,首批新生命
老劉跟我說,三顆太陽直射點永遠在南邊赤道,且移動速度不變,越往北走,北極圈附近每天路程就能減少大半,而且也沒那么熱
我說路程少,意味著資源也少
往南前往赤道附近,溫度實在太高,目前隊伍所在北回歸線以北,就正正好,等以后我們實力上去了,再去探索赤道和北極,尋找建設在那行星發動機
肯定是那兒出了什么問題,導致地球停在三顆恒星中間
老劉點點頭,說他曾經想寫一本關于三體星系的科幻,沒想到有朝一日,會身臨其境
我說或許脫水之后,才能適應禁區的高溫曝曬,可惜以人類目前的技術水平,連最基礎實驗都沒法開展
烈陽禁區靠近時,有人來登山眺望,觀察禁區變化,結果發生大腦局部自燃
我們最初的推測是對的
下個六年后見」
看到幾千年前的初代探索者,在廢土上的經歷,林風神情沉重,總感覺背后有什么東西,正注視自己。
如果真有的話,只可能是不斷臨近的那顆大太陽,也是烈陽禁區的制造者。
深吸口氣,平復好心情,林風繼續在山頂碎石堆附近,尋找前人遺跡。
很快就在另一塊碎石上,找到最后的兩片刻字,而且比起之前,字跡已經略顯模糊的刻痕,這兩片的刻度更深邃有力。
說明刻字的人,力氣非常大,實力有著顯著提升,能輕松在堅硬巖石上,刻下文字記錄:
「沒想到再次歸來,已是三十年后
這些年我們開辟多條安全環球航道,標注出上百處水源補給點,隊伍也在城市廢墟和避難所遺跡探索中,不斷壯大
形成超萬人規模的大型車隊
溫飽問題解決后,可以解放出大量的生產力,用于恢復文明的建設
但現代工業需要人口和穩定環境
而疲于遷徙的我們,只能在收集時,盡可能多帶所需物資,難以穩定下來
我和老楊討論構思后,決定建立地上移動國度,但這需要極高的能量供給,而目前已知能夠推動億萬噸建筑,實現旱地行舟的,只有最初建造的行星發動機
好在老劉以前是特級工程師,參與過發動機具體設計和建造計劃,知道當初在某些重要城市的地底,額外搭建重核聚變裝置,以保證避難所數千年的運行
而這也將成為人類文明新的起點」
看完這些,林風深吸口氣,或許類似綠洲鎮的綠洲戰艦,所采用的便是舊地球時期,遺留的動力裝置。
那么更前方的大型移動城市群,肯定只有行星發動機,才能提供前進推動力。
也只有這樣,才就能解釋數億噸鋼鐵城堡,能夠安穩行駛在荒原之上。
但眼下林風更想知道的是,有關背后烈陽禁區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