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林風行動之前的告別,蘇安神甫并未感到意外。
林風隨即問出普通的槍械子彈,是否也能像退魔圣焰那樣,獲得圣水的加成。
畢竟只有一把對魔特攻武器,還不是自動連發的,雖然火力猛,但持續性肯定不如自動步槍,更別說林風的速射炮了。
如果能解決這事,遺跡探索收集任務不說十拿九穩,至少也能有八成把握。
聽完林風的問題,蘇安神甫思考會,隨即起身走到一旁書架上,抽出一本輕型武器介紹的雜質。
看上面日期,還是舊地球時期,二十世紀初出版的,破舊褪色的封面上,印著輕兵器三個淡灰色大字。
林風想起自己初高中讀書時,也喜歡看這些東西。
當時有本《世界軍事》的雜志,能在所有男生間,競相傳遞,愛不釋手。
蘇安神甫翻開其中一頁,專門介紹著不同子彈型號的專欄。
同時開口道來:
“幾千年過去,人類遺失了太多曾經的知識和技術,不同地區的文明水平,要比舊地球時期更為割裂……”
“有些工業城市甚至已經實現機器化,大部分底層工作都由機器人替代,而有些落后地區,還有饑荒肆虐、人相食,甚至淪為毛如飲血的野獸,聚集成堆的流民。”
“當年人類創造的輝煌文明,在進化的潮流沖擊下,再到如今三日凌空的廢土,能繼承保留下來的,十不存一。”
“熱武器的工業技術,不是教會強項,這里有些思路,你可以拿去看看。”
說著,蘇安神甫將平攤在桌上雜質,調轉過來面向林風,指著子彈型號專欄中的特殊型子彈:
“這個,因為殺傷力過大和太過殘忍,出于人道主義被禁止的子彈。”
聽完蘇安神甫的描述,林風上前粗略看了一眼,果然跟自己心中所想一樣……
是當年鬼佬在印邦生產的達姆彈。
起初生產時根本沒考慮到增加傷害,而且達姆彈,只是一系列改造子彈統稱。
這系列里面有些為了搞點信仰加成,能更好擊殺異教徒,甚至在彈頭尖端刻出十字架的紋路。
但實際上沒經過系統的設計和實驗,對子彈頭貿然改造,極為影響子彈的威力和射程。
最起碼一點,至少改造之后的造型,得符合空氣動力學,能延緩子彈飛行途中的動能衰減。
否則純粹為了增加翻滾造成的傷害,就把原本八百一千米的有效射程,削減成不足五十米,且射擊精度更是一再下降,
舍本逐末的這么做,毫無意義。
不如直接用獵銃加裝霰彈。
初中時林風也被這種,吹的神乎其神的達姆彈所吸引。
之后甚至還演變出子彈的雕刻工藝、刻出鏤空紋以增加傷害的觀點。
比如影視作品里的水銀彈,在彈頭內注入水銀,造成毒殺效果,其實完全就是多此一舉。
直到后來見識增長,看見有關達姆彈的辟謠,林風才意識到當年都是在吹噓。
此時說出自己的看法和認知后,蘇安神甫也點點頭,并未反駁。
接著翻到專欄下一頁。
這一頁顯示的就比較正規了。
從子彈實驗數據上研究,想要對模仿生物體的凝膠產生更大傷害,就得讓子彈動能全部留在目標體內。
換而言之就是減弱子彈穿透力,使其在凝膠中進行翻滾,以造成更大的空腔,最終留在人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