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幸程序通過幾分鐘漫長加載,終于完成啟動,跳出調控界面。
馬麗長舒口氣,讓下屬找來幾片早前準備好的銅板,足足三毫米厚,按照要求裁切成,可以塞進流水軌道的尺寸。
接著按下啟動按鈕。
一張銅板被推入裁剪區,咔嚓一下,便從中切出四厘米大小的圓形銅片,統一尺寸標準。
緊接著掉落下來的銅片,送到下一處傳送帶上,在里面經過加熱軟化,好開始進行塑型。
因為銅的延展性極佳,所以很快就在模具擠壓中,變成一根根拇指粗細圓筒,內部中空,同時在尾部嵌出底火區域。
而成型另一條線,則開始制造彈頭,同樣原理,只不過彈頭所需的材料更少,壓出來的低步更尖。
再之后就是填入進顆粒火藥和底火,然后分裝彈頭。
一枚足以擊殺強化人的步槍子彈,便制造完成了。
馬麗激動的拿出成品彈殼和子彈,用游標卷尺測出不到0.1毫米級別的誤差。
由機器生產出的產品,基本都在限定誤差值內,符合標準。
完全可以做為一級貨,流入市場。
質量要比送到綠洲鎮公會的貨,好上一個等級不住,精度和威力方面,都能達到舊地球時期的水平。
確認產品沒問題后,馬麗拿出來幾枚彈殼和子彈,給彈殼底部裝上火帽,彈頭塞進鋼芯,帶著它們走到首領面前。
白夜接過后,取出腰間的保溫杯,將子彈殼口子,對接保溫杯的出水孔,接著操控杯中的液氫液氧注入其中,在彈殼里形成氫氧混合物。
隨著燃燒物和氧化物注入,液體氣化之后在彈殼表面形成一層薄薄冷霜,轉瞬又在三十多度高溫中,消散蒸發。
彈殼口朝下,避免氫氧混合物,大量逸散出去。
當然,這其中少不了白夜的異能進行空間擴充,控制彈殼內燃燒物的含量。
等裝上彈頭,卡緊之后,一枚稍稍輕兩三克的子彈,便正式制作完成。
馬麗隨即取來一把普通ak步槍,裝上這幾枚冰涼冰涼的氫氣子彈,瞄準某一處塵土黃沙堆積的地底,就是卡卡幾槍。
與傳統的槍聲相比,氫氣點燃后發出的聲響更為沉悶,在彈殼包裹下,也只有槍管口發出一聲尖嘯,如同死神的到來,射出一枚枚致命彈頭。
氫氧混合物的注入效果很好,馬麗在驗證幾下后,確定射擊穩定性,而且子彈初速甚至比傳統火藥還快很多。
利用氫氣與氧氣,進行填入的想法,完全可行。
林風坐在一旁,摘下頭盔面罩,看到眼前救世軍的子彈生產實驗,兩眼放光。
一旁留下來接應的陳姍姍,更是同樣如此,一臉好奇張望。
看到對方利用氫氣和氧氣,成功驗證改造后的子彈威力,林風二人臉上都浮現不可思議的神情。
難怪救世軍會如此迫切的想要獲得,槍械與子彈的生產設備,感情最為重要的火藥來源,已經被他們用氫氣氧氣替代。
這意味著未來救世軍的火力,能獲得十足的提升,甚至質的飛躍。
完全不用再擔心武器和彈藥問題。
相當于十幾把無限彈藥的精品步槍,甚至還有一部分迫擊炮的遠程火力。
馬麗在實驗完后,撿起地上彈殼查看一番,發現外殼存在微微膨脹。
白夜接過手查看,點點頭道:
“直接注入氫氣還是有點危險,而且對彈膛磨損嚴重,以后容易炸膛,還是按照之前計劃,塞進去儲氫棉花,模仿以前的硝化棉。”
“等未來建立起秩序后,再買來基礎的化工鹵素爐,利用氫氧和氮氣,批量制作硝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