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彈生產機靜靜擺放在面前。
林風隨即思考起之后的生產計劃。
攜帶的模具有9毫米和7.62毫米,前者多用于手槍和沖鋒槍,后者是步槍及輕型機槍的彈藥。
除此之外,還有12.7毫米大口徑子彈,多用于反器材打擊,或載具上的重機槍。
至于5.56毫米的小口徑子彈,當年大災變中就已被淘汰,因為在擊殺變異野獸時表現實在太差,遠不如7.62毫米。
野獸的變異進化,體表肌肉強度以及護甲厚度,能抵御大部分的小口徑子彈。
與之相比,人類進化者的防御能力,就要差很多很多。
對付一階進化者,只需要一枚7.62毫米的全威力彈。
哪怕掌握八九噸力量的后期進化者,其頭骨也扛不住鋼芯彈頭的穿透。
畢竟碳基生命的上限擺在那,骨骼的強度和密度再如何提升,也沒法擋住金屬射流的轟擊,除非替換成鈦合金骨骼。
即便是陸地巨獸的大象,只要鎖定了大腦,實現爆頭,也不過一發的事。
但問題在于,人類進化者可不是赤手空拳的狀態。
就像如今的進化荒獸,異化出一身的巖甲或精鋼,進化者也能披上全身戰甲,抵御攻擊。
進入戰斗模式后,堪稱人形坦克。
就連馬晨風他們這些游蕩者,都能用自行焊接的方式,披上簡陋的鐵甲,抗下子彈的掃射,綠洲中進化者裝備的戰甲,防御只會更強,也更全面。
7.62毫米子彈,對付披甲初期進化者,瞄準關節、脖口等防御脆弱部位,還能有一定的殺傷力。
而一階中期進化者,披上更厚戰甲,能無視中等口徑的子彈掃射,也就大口徑子彈,如12.7毫米的重機槍子彈,搭配特種穿甲彈頭,能破開防御,造成殺傷。
這一口徑也被用于反器材狙擊步槍,甚至是一些機炮上。
勉強擊殺全副武裝的中期進化者。
至于更強的一階后期進化者,和二階強者,除了火力兇猛的炮彈外,二十毫米以下的子彈,傷害十分有限。
他們穿戴的戰甲或動力裝甲,鈦合金材質通體打造,厚度二十毫米到五十毫米不等,整體一噸多重,能頂著小口徑炮彈發起閃電沖鋒。
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形坦克。
所以眼下手中的子彈,只能當做外銷的消耗品,自己人基本用不到多少。
不過對大部分常住民和獵荒者來說,動亂中真正危險并非來自頂級強者,而是實力相差不大的身邊人。
比如初期進化者的劫掠,或者底層人之間的相互傷害。
這種時候7.62毫米和12.7毫米兩款不同口徑子彈的需求,就會成倍提升。
但這些也只是添頭。
原價一積分五發子彈,就算現炒到了一積分兩發,兩噸火藥能生產的二十萬發子彈,也就十萬積分。
底層人可能還沒有這消費能力,根本買不起這么多子彈。
而子彈帶來的收益,甚至還不如一份普通二階生命源質。
這么一想,林風很快便否決了,單純的子彈生產計劃。
轉而考慮起另一方向。
比如更為稀缺的炮彈!
如果能把它們制作成威力更大炮彈,那價格可就完全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