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過載……”
“速度劣勢……”
林風喃喃自語,很快就看到手中紙張上羅列的相關情報。
隨即拿起細細讀來。
在實力差距還不是跨時代的劣勢下,情報就是第一重要的屬性。
無論是小規模幾人打斗,還是大規模萬人戰場,歸根結底打的都是信息戰。
誰掌握彼此更多的情報信息,對戰場的事態感知更全面,誰就更有獲勝希望。
而要了解眼下的對手李昊,就得從他的身份上說起。
巖角馬途徑的進化者,其實在二階時的最大助力,并非來自巖角馬源質賦予的第二異能。
實際上這個能力有聊勝無聊,那就是對惡劣環境的適應性,忍耐力。
巖角馬體內有多種食草動物的基因,諸如可以儲存淡水和能量的駱駝,披著層厚重角質外甲的犀牛,還有野牛多重消化胃囊。
能幫助它們消化任何草木,甚至分解木質素里的營養。
可以說巖角馬之所以如此成功,就是因為這一種族,吸收絕大部分大型草食性動物的優秀基因特性,在優勝劣汰的惡劣環境中,適者生存的脫穎而出。
實際廢土上還有其他進化荒獸物種,小體型的就有百余種,包括長壽的裸鼴鼠之類的,原先壽命就長達三十年,是其他小型嚙齒動物的十幾倍,而且生長和發育迅速,免疫大部分疾病和癌癥。
而在大災變后,裸鼴鼠更是進一步的特異化,舍去了絕大部分無用器官,包括眼睛和高耗能的大腦……
以啃食植物的根莖果腹,終日生活在地下深處,一群就有十幾、幾十只之多,分布廣泛。
因為過度退化,烈陽禁區的詛咒對于這類低等生命而言,影響并不大。
就像草原上的兔鼠一樣,它們同時也是廢土荒民和食肉動物的重要食物來源,加之逐步退化,全身無毛,除了長得過于丑陋外,深得獵食者喜愛。
而其他大型草食性動物,有記載的就多達十余種,但種群規模都比較小,甚至還不到百萬之多。
且大多生活在固定的航線和區域內,特化的程度沒有巖角馬這么高,無法適應大部分廢土環境。
這也是為何巖角馬途徑的進化者,是異種進化途徑當中,數量最多的。
因為巖角馬體內的基因特性,就是最為適應眼下惡劣廢土荒原的。
注射巖角馬生命源質,完成自身蛻變和進化,這些進化者在一階時,就擁有著突出的忍耐力。
能夠長途跋涉,或忍受饑渴。
雖然在戰斗方面沒啥幫助,可在廢土生存上,除了原體巖角馬外,無人能比。
而到了二級進化時,這一特性也自然被再次加強。
極強的忍耐力,賦予了巖馬戰士持續作戰的能力。
可不斷疊加忍耐力,也意味著他們的細胞在進化時,更注重抗壓和生存,而非爆發式的高頻運作。
所以巖角馬途徑的進化者,大多缺乏爆發力,或者說爆發的上限并不高。
這也是巖角馬的進化缺陷,畢竟只是使用惡劣的廢土環境,并非進化到完美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