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風原本計劃,是用多余的名額,跟教會換取一些廉價物資。
比如機車村中閑置的車輛,有些只是四輪加個外殼,并沒有動力系統。
但用來運送人口,或托運貨物,還是沒問題的。
只要拖掛在重型運輸車后,利用百噸王者的強勁動力,一輛車拉五六個車廂,
三四百號人,完全沒問題。
又或者多換些進化荒狼的尸體,反正圣城并不缺這些,等主教區接手綠洲鎮,可以直接利用圣城的資源,獲得大量廉價的營養試劑。
而最重要的,林風還打算跟綠洲教會換取漫長旅途上的剛需品,淡水資源。
綠洲戰艦內的空間,有接近五分之一都是用來存儲淡水的,而每個圣泉日朝圣車隊都會從圣城那,拉來五百噸的淡水,補充綠洲鎮的消耗。
可以說沒有圣城那源源不斷的支援,綠洲鎮不可能發展出如今規模。
而在圣城那,淡水資源并非什么稀缺物資。
畢竟遠離烈陽禁區四五千公路,雖然沿途附近的同樣荒涼,但日常氣溫卻維持三十來度,而且陽光并不像這邊的曝曬,酷烈無比。
所以附近存在一些固定的地下水源,從數千年被教會開發后,一直都是圣泉教境內的水源補給點。
補給點不僅加裝封蓋,設置增壓泵,建成噴井水站,甚至還安排了護衛武裝,用于保護站點安全。
這些措施確保教廷每一座圣城,都能獲得穩定水源補給,再加上圣城中建立的濾水循環系統,所以在圣城內部,水資源的價值很低很低。
即便是周邊其他依附勢力,普通民眾也能用極低價格,獲取生活用水。
不像綠洲鎮這邊,不到進化者層次,連痛快洗個澡都是一種奢侈。
但水源對于不久后的林風來說,卻是最為重要的存在。
雖然眼下車隊的水源儲備,有半車的五十多噸,足夠滿足六七十人隊伍,長達一年的生存消耗。
可之后一旦吸納幸存者,進行擴張,五十噸的水,只能夠滿足千人規模的小型聚居地,小半個月的淡水需求。
所以必須從綠洲教會手中,換取重型運輸車一整車的淡水,也就是五百噸標準容量。
如此才能緩解聚居地的用水緊張。
同時水源也是林風手下新成員,最為有效的手段之一。
茫茫荒原上,想要靠雙腳走出荒漠,不帶上充足的水源,簡直就是自殺。
即便是進化者也不例外,頂多比普通強化人能撐得久一些,但在烈日曝曬下,一天不喝水,就會四肢無力,頭眼昏花。
所以兌換進化荒狼尸體,還有淡水,就能抵消相當一部分的幸存者名額。
但相對于一萬多的總數而言,顯然還不夠多。
畢竟林風能帶走的規模,不可能超過千人,五十人的正式成員稀釋后,相當于一個人負責二十人……
已經是短時間內擴張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