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氏坐到一邊用柴刀劈柴,一邊回答丁時的問題。
丁時道:“大丫早上六點從桃花村出門。20里地的話,晌午之前就可以到達桃樹村,就算中途休息多次,下午怎麼也應該能走到。對吧?”文語共通,取消時辰的設置,免除了跪拜禮節。
鄭氏:“是的。”
丁時道:“當天大丫沒回來,你認為是正常的。”
鄭氏道:“如大人所說,當天來回時間很趕。”
丁時問出了第一個問題:“你有沒有交代大丫當天要回來?”
鄭氏:“我沒有。”
丁時道:“按照你說的筆錄來看,當天大丫未歸,你誤以為她在你娘家過夜。也就是說,你認為大丫當天應該回來,但沒回來。”
鄭氏不理解。
丁時道:“大丫是早上六點出門,這麼早出門,顯然是為了大丫當天回來。否則六點天還沒亮,為什麼那麼早趕路呢?”六點半日升。
鄭氏搖頭:“我沒想那麼多。”
丁時點頭,道:“我這里還有個問題,大丫早飯吃了什麼?她有沒有帶乾糧在路上吃?”
鄭氏支支吾吾一會:“她早上吃了雜糧粥,帶了兩塊雜糧餅。”
丁時:“要熬雜糧粥,需要提前一個多小時。六點吃完出發,說明凌晨四點多就要起床煮飯。六點出發的原因中,是否有讓大丫在你娘家吃午飯的打算?”
“有的。”鄭氏補充一句:“大人也看見了,我們家條件在村里來說是很差的,孩子外婆家生活會好一些。半年沒見,外婆突然見到孫女,伙食上肯定會更加照顧。”
丁時點頭,問:“所以,你確定大丫帶了雜糧餅?出門前還喝了雜糧粥?”
鄭氏不明白,問道:“大人,這和大丫不見了有什麼關系?”
丁時回答:“當然有關系。”
鄭氏:“什麼關系?”
丁時:“我是大人,還是你是大人?問什麼答什麼。如果再撒謊,那就到刑獄中住上幾天。”典史雖然是九品下最末流的官職,但卻是吏部臻選,皇帝簽字的朝廷命官。
鄭氏忙擺手,慌亂道:“民婦不敢,如大人所說,大丫沒有吃早飯,也沒有帶雜糧餅,早上六點出發。”
丁時點點頭,問:“你是怎麼想的呢?一個孩子,餓著肚子走20里地,你覺得妥當嗎?”
鄭氏不吭聲。
丁時真煩,拿出自己的40米大刀,怒道:“問什麼,答什麼,tm這麼難嗎?好言好語你聽不進去,非要老子發飆?”
人就是賤,丁時一怒,鄭氏說話就順:“是,是孩子他爹說,讓大丫早點起床,早點趕路,還能趕上我娘家的午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