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心的兩個老人滿意極了——自圣女犧牲,克里格恩家族從第一代國王身披戰甲為圣女而死起過了如此悠長的歲月,克里格恩家族代她為守牧這片大地已經過了這么些時日,家族一共出過二十一位國王,每一代國王都在為這片大地而努力。
過程是曲折的,但從畫面與杜林的介紹來看,這必定會是一幅巨作。
“五天之后應該能成稿,到時候可以邀請克里格恩的哈克陛下來看看,如果沒問題,我就進入最后的精修流程。”
有了杜林的這句話,藝術中心的兩位滿心歡喜而歸。
而車爾尼導師也很快回來了,他與威爾遜有說有笑的看著杜林開始畫,很快的,威爾遜就被杜林的構思驚住了。
在杜林的面前,法師之手們為它們的主人拿著一支支不同的畫筆。
第一位國王,眼中有怒火,他的背景使用的是血在凝結之后的黑色,他的戰甲上滿是斑駁,顯露在畫面上的半張臉上恐怖的燒傷——在歷史上,他是最后戰死的步行騎士,在他們三位步行騎士戰死前,他們面對數以百計的北方高手,以最為嫻熟的步戰合擊斬殺了十倍以上的敵人,直到戰友相繼被術式的洪流淹沒。
在如此的絕境下,他依然拒絕投降,在斬殺北方兩個野蠻人之后,投出長劍釘死了一個八環法師——長劍貫體,帶著主人的信念直接擊碎了對方的護體術式與石膚。
最終,他被術式擊碎了半張臉,戰死當場。
第二位國王,滿臉哀愁的負手之人,他的背影是一片漆黑。
這是第一位國王的長子,他成為國王,面對的是被戰爭摧殘的大地與貌合神離的貴族,為了希德尼聯合他耗費心力,于四十一歲時病逝。
第三位國王,從他開始,人物像開始偏轉,這位國王面帶悲憫,他的手里是一個小小的木頭玩偶——這這種畫面風格,在希德尼代表著畫中人的長子因為意外早逝。
這位克里格恩的先賢有一個稱號叫仁慈王,他自十七歲為王,在位二十七年,在他的治下,希德尼聯合第一個徹底廢除了農奴制度,因為這觸動了不少人的利益,他一生遇刺十三次,他的長子在一次刺殺中死于流矢——沒有人想殺死這位十歲的孩子,但是他卻最終死在了國王的懷中。
第四位國王,仁慈王的三子。
他的長兄死于刺殺,二哥死在大荒原對抗綠皮的戰場,他在所有人的眼里,是一個完全沒有才能的王子。
但他有一個好妻子。
這位國王的身旁,站著一個微笑著的女孩,那是他從小相識的朋友,當時阿爾金公爵的小女兒。
這位公爵之女自八歲時與他相識,兩人從相識到死亡分別彼此,一共經歷了四十年。
他自十五歲即位,她的一生就藏在了他的身后,為他對抗著一切。
直到一場疫病擊垮了她與他。
第五位國王,是第四位國王最小的孩子。
他九歲即位,疫病幾乎擊碎整個家族,但也擊碎了克里格恩家族的所有敵人。
這位年輕的王子拖著病軀即位,所以在杜林的畫中,這位國王是一個看起來病懨懨的孩子,他穿著是當時病人穿的灰色短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