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汀·雅各布。
知識之神日報哥本哈根分部,副主編。
奧列霍夫城。
有些胡渣的奧斯汀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年輕的編輯,不過這一次,他還是報名參加了前線團,不為什么,因為原本內定的幾個年輕人不是剛剛有了家庭,就是孩子還在嗷嗷待哺,他不忍心再看著家庭破碎。
至少,不應該這么破碎。
他們沒有當過兵,甚至連槍都沒摸過,而奧斯汀……摸過很多次了。
今天,是奧斯汀所在的步兵班在城墻上放哨的日子,這兩天的天氣很冷,有風,甚至還帶著雪,就連綠皮都沒有想玩什么攻城活動——他們似乎更喜歡溫暖的天氣。
于是奧斯汀的班坐在小型半開放的塔樓里,一邊烤著火,一邊安排兩個士兵透過小窗看著城墻外面。
奧斯汀識字,所以大受歡迎,他在的步兵班像保護什么珍貴的物品一樣保護著他,就是因為他會幫著大家寫家書。
這個時代,很多人還不識字,越是脫離城市所在的文明圈,就越是如此,那些鎮子與村落里的人,十有八九一輩子只能認識幾個固定而常見的單詞。
這一點聽說長唐人做的非常好,他們的平民識字率竟然高達九成——相比起哥本哈根與呂貝克地區除了兩個大城市能達到七成,剩下來的村鎮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也許有人會問,這樣低的識字率,寫了信,他們的家里人也不認識。
的確,不過幸好村落與鎮子都是有教會的,無論是哪一個正神的牧師與助祭都識字,也不吝嗇于為別的神明的信徒讀這樣的家書——因為這是神明之間有公約,每一個為這片大陸付出犧牲與血的戰士,他們的家人都得享這樣的權力。
而且他們也有義務為這些家人寫信,互報平安,甚至像知識之神(智慧之主)這樣的神明,他們的信徒與牧師為士兵與士兵家人們寫家書,甚至是可以得到肯定與神恩的。
正因為如此,有一個能為自己與戰友寫家書的識字人,都是這步兵最愿意保護的目標。
甚至在戰場上有一個很地獄的笑話,說如果識字人與長官被人同時瞄準,那士兵最愿意保護前者,因為后者不會為士兵寫信。
想到這里,奧斯汀停下了筆,因為眼前的年輕人已經說完了,而他也寫完了信,并在最后留下了一句話。
此書由知識之神的信徒奧斯汀·雅各布所寫,愿書主人的家人安康,愿他們得以見到平安歸來的孩子,丈夫與父親,讓小小的家庭再度得以圓滿,愿主垂憐。
這最后一句,多為代筆者的身份表達,也都會有祝福寫入其中。
看著眼前的年輕人,奧斯汀拿起信封,將信紙裝入,然后放到了另一邊:“等下午郵差來的時候,我會交給他,杜林閣下應該明天就會過來,到時候會帶著大家的信一起回去,說不定當他過些天再來的時候,就會帶來屬于你的家書。”
“太謝謝您了,奧斯汀先生。”年輕的士兵搓著手,而他身后的中年士兵拍了拍他的肩膀:“兄弟,到我了。”
“不好意思。”他一邊道歉,一邊起身,同時向著奧斯汀低頭行禮:“謝謝您,先生。”
“不必謝我。”奧斯汀笑著指了指一邊的火爐:“先烤一會兒火吧,外面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