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么。”付局長看著圖紙上的長長炮管陷入了沉默,王八精那古井無波的臉上第一次有了名為表情的波動。
“這是炮,我怎么感覺這玩意兒比陸軍的野戰炮都要粗啊。”鄭局長看著圖紙上的數據有些嘖舌:“好家伙,150毫米45倍徑,還是滑膛。”
“150毫米滑膛對于我們來說并沒有什么問題,我們也能造,甚至人們還有150毫米口徑七十倍徑的大玩意兒,這玩意兒在要塞炮里不算大,但野戰炮中這絕對算重炮了,陸軍還有一款200毫米的,但那東西是用車載的,把它帶到天上,它的重量和裝彈機構怎么解決。”
很快的,他們看到了圖紙上的新內容——下壓式裝彈機,結構簡單——炮彈激發之后,炮殼被自動抽殼機抽出,并從位于炮擊艙中間的拋殼口拋出。
然后壓入下方的炮彈會在復進過程中被推入炮膛,按照圖紙來看,整個過程如行云流水。
“非常不錯的效果,讓我們先休息一會兒,看看他到底能造出什么玩意兒。”
兩位局長討論到了這里坐了下來。
并開始期待一個奇跡。
………………
五分鐘之后,杜林看到兩位局長坐不住了,他們開始叫來一些很不錯的苗子來觀看杜林的制作過程。
偷師不算偷,杜林也不藏著,你們要看就看,能學多少就看你們自己的造化。
而羅相國出于好奇心,時不時問杜林一些關于炮彈的問題。
“怎么補給啊,這個簡單,我將炮彈放到我的空間里面,隨用隨打,我相信這樣一來,炮彈數量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了。”
“你的空間能裝炮彈?”兩位局長像是聽到了有人發現新大陸:“你能裝多少。”
“兩百發甚至更多,如果我整理一下情況,差不多能放三百吧。”杜林實話實說道。
“我們的法師根本做不到這一點。”兩位局長對杜林的答案有些過于手足無措——畢竟這年頭真的沒有多少人能在自己的空間裝三百發150炮的炮彈。
裝一點子彈或是20毫米機炮炮彈倒是沒問題,但裝炮彈,在很多人的記憶里,這仿佛像是一個笑話。
“我們的法師也做不到,除了我之外,應該沒有多少人能裝這么多,不過倒是一部分人能裝二十發左右。”杜林說到這里看向兩位局長先生:“我相信東土長唐的法師們也能辦到。”
“二十發的話,的確有些天賦異稟的年輕人可以辦到,那我們到時候看一看效果,如果對地攻擊很有效的話,您能給我們生產權嗎。”鄭局長問道。
“沒問題,你們現在就能造,不過我的建議還是你們先看看這東西的效果。”杜林一邊說,一邊看向了羅相國,后者微笑著點了點頭:“你這孩子,真的如小老兒所說的那樣令人歡喜,我先代表軍方感謝你。”
………………
“看到了嗎,他在說話的時候,所有的零件還在繼續加工,而且沒有一絲一毫的錯漏。”鄭局長看著那些零件被分門別類的制作出來,他看向了他的頂頭上司:“我昨天聽說這孩子在燭龍局那邊點化孩子,我都以為那是燭龍館給這孩子臉上貼金呢,沒想到這孩子真的有本事,看那個炮尾機構,真的太完美了。”
“我看到了,比車床還要精細。”付局長瞇著眼睛,他看著這個名叫杜林的孩子,仿佛像看到了一個會走路的車床。
“對了,兩位局長先生,你們有150毫米口徑的炮彈嗎。”這時,杜林突然開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