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小時候,母親有一本邊角卷曲的小本子,上面寫滿了你看不懂的內容。
也記得,母親會時不時的拿出它,翻看著一頁頁的油漬斑駁,它們時不時在廚房里簌簌作響,也偶爾會在客廳里翻轉輪還。
“今天給你做糖醋排骨,怎么樣。”有時候,母親會放下本子,對著自己年幼的小女兒如此問道。
每當這個時候,你總是會笑著說好,因為糖醋排骨真的很好吃,也因為這是故鄉的味道,充滿了兒時的記憶,是歲月帶不走的回憶。
后來長大了,以往是坐在桌前等著父母上齊菜的小女孩,變成了給別人做菜的小女人,從等待美食的那個人變成烹飪食物的那個人,這樣的身份轉化,你甘之如飴。
每當這一刻,十五歲暑假那年的蟬鳴就突然的齊聲聲涌進廚房,那一天的你,是第一次跟著母親學做排骨,那天母親握著她的小女兒的手,帶著你進了菜市場,告訴你要挑琵琶骨下三寸的肋排,因為那兒的排骨做出來的,最為美味。
等到了上班之后,每一次你回到家,就會把新鮮的來自研究中心農場中的肋排放進冷水鍋焯水。
這時,你就會將冰糖在小鍋里融成糖漿,金色的漿汁總是會引來那些個孩子,他們會滿心好奇的看著年輕的孫媽媽手里的小鍋里金色糖漿,被味道所吸引,被甜味所俘虜。
到了此時此刻的你,才終于明白母親為何堅持用小鍋——因為只有這樣,這滾燙的甜蜜才能在鍋底蜿蜒聚集,讓每一個看到它的孩子對美味心生相往。
也讓他們,忘卻生命茹毛飲血的過去。
大鍋那邊,焯好的排骨出水瀝干,處理完鍋中的水,抹干凈鍋之后倒入油,將排骨放入,以小火煎至表面金黃,也可微焦,只為逼出多余油脂。
孩子們瞪大了眼睛看著你的表演,對于他們來說,你是這個若大基地里最厲害的人,因為她是唯一能每天都變出好吃的魔術師。
等到時間到了,你就學著母親當年的樣子,沿著鍋邊淋下醋,等到白霧轟然騰起時,嗅覺敏感的孩子,就會因為那醋酸而止不住的打起噴涕。
而到了收汁的時候,大鍋里的咕嘟聲連綿不絕。到了這個時候,總會有歐盟人造生物課題組的小東西著急,他們迫不及待的偷嘗,然后被你用木勺輕敲手背。
而你制造的燭龍子總是會好奇著看著大鍋,看著包裹著肉塊的糖衣展現出的琥珀色漸漸被轉化為如棗般的大紅色,當酸甜的味道在被草原精靈嗅入時,她們的肚子總是會不爭氣的響起來。
但孩子們知道,你不似別的,他們的耐心總是會有回饋。
等到起鍋,等到孩子們坐下,就著米飯吃著眼前的幾道家常小菜,開開心心的討論起今天的工作時,你也會坐下,與他們一起享受這一份屬于家的溫暖。
其間或是有你的同事厚著臉皮拎著飯碗過來,你也總是會笑著給他打一碗飯。
只是,這樣的同事出現,有時候帶來的并不是令人喜悅的相聚。你也明白,從南科大生命學專業畢業,加入了華夏新生命課題組開始,你就不再是母親眼中人畜無害的小女兒。
你是孫觀芝,編號10001,是第十個合作生態圈的華夏組組長。
那是一個美好的時代,人類完成了團結,第一次擺脫重力,走出太陽系。
而華夏新生命課題組與歐盟人造生物課題組的組合,卻源自政治體系下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