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杭笑容滿面的打招呼。
“誒誒,你好。”
黃玉玲的父親叫黃卓,母親叫黃少芬。
不過,這些信息,凌莫沒有介紹到。
而其他幾個親戚,紛紛開口,這讓凌莫有點頭皮發麻。
不知道接下來,是給張杭繼續介紹,還是讓大家繼續聊天。
這就是完全沒辦法控場,沒辦法當那位掌控聊天節奏的核心人。
或許是看出凌莫的窘迫,凌妃便站了出來。
她微笑著說:
“親愛的,我來給你介紹一下吧,這位很有氣質的是黃濤叔叔,他是嫂子的小叔,身邊的是王嬸,聽嫂子說他們很恩愛的,這位是嫂子家的二大爺,這位是二娘......那邊是小叔家的兒子,長得英俊帥氣......”
有凌妃在,當凌妃開口后,其他的聊天聲低了許多。
大部分人都看著她,完成了這次的人員介紹。
凌莫此時笑了起來,有妹妹在,他樂得清閑啊。
“叔,你在家那邊是種地還是?”
張杭和黃玉玲的父親聊了起來。
“是啊,種地,一共得有五坰地了。”
“種什么啊?”
“玉米多,大部分都是玉米。”
“玉米去年價格不錯,去年是九毛錢一斤吧?去年收成也挺好的,種地都賺錢了。”
“啊對,去年賺錢了,不是九毛多,八毛五分,我家那邊沒達到九毛。”
“那江州這附近是過了九毛,得有九毛三分了。”
“哈哈哈,要是九毛三啊,那我們能多賺不少呢,五坰地能多賺至少兩千塊錢吧。”
“黃叔家那邊,是哪個農場?”
黃玉玲的家里,來自于省內的一個農場。
“三河農場。”
黃玉玲的父親回答道。
“那你們的地都挺多吧,我老家是楓葉鎮,那邊也有個楓葉農場,歸鶴城管,那邊的農場,只要有房子,是本地戶口的人,滿十八歲就能拿到接近三坰地,這兒還是大畝,是十五畝一坰的地皮,地賣出去,一年能拿一萬出頭,一家三口人,一般都辦這些東西,一共有八坰地,每年啥也不干,就能有三四萬的收入。”
張杭將這些消息說了出來。
“少了。”
黃玉玲的小叔叔笑著說:“在我們那兒,八坰地得有五萬了,我們那兒一坰地六千出頭。”
“奧,可能差不多,我知道的還是前年的地價呢。”張杭笑了笑。
“前年,那都很遠啦。”
黃玉玲的父親笑著說:“地價每年都要變,一般都是漲錢。”
“也對,其實種的也不太一樣,我家那邊也是玉米多,上次我們自駕游,一路往北,看到了很大一片黃豆地。”
“那應該是九溪那邊,九溪那里大部分是種黃豆的。”
“種什么東西,一般農場都是分發制,抽簽的那種,只有真正的農村,才是隨心所欲,想種什么就種什么,農場管的多一點。”
“其實農場戶挺好的,每年都能拿一筆錢,這要是打打工什么的,條件都能不錯。”
“我們家......”
話匣子,徹底打開了。
這個話題,都是黃玉玲家人那邊了解的。
只是讓人意外的是,張杭竟然懂的很多,和大家聊,也能聊一塊去。
酒菜上齊后,也沒什么規矩,張杭簡單的說了兩句話:“大家吃好喝好。”
幾乎圍繞這句話延伸一下,也就是作為凌莫的親戚歡迎大家之類的話。
說完后,大家紛紛喝酒吃菜。
隨著深入交談,大家對張杭欣賞極了。
尤其是黃玉玲的父親和小叔幾人。
“小張,你要是種地啊,你能賺大錢。”
小叔笑著說:“真的,我還有個活呢,就是每年春秋開車,一個月能賺兩萬呢,到時候要不你跟我干......”
“叔,你喝多了,你少喝點吧。”
黃玉玲尷尬的滿面通紅。
天啊!
你讓張杭去跟你開車......
咋想的啊?
你這酒量,喝不了就別喝了......
“你別說,還真行。”
張杭早已經擼起了袖子,他喝的興高采烈,笑著說:“我這車技,也是嘎嘎帶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