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是發自內心的,喜歡有文化有素養的人。
雖說,認可了對方的身份。
但出于內心的‘向往’和‘喜歡’,還是問出了這個話題。
林詩茵當場臉色微變。
她看了幾眼老爸,眼神威脅:別搞事情。
林軍故意不看向女兒。
只是聊聊天,又怕什么。
如果對方文化不怎么好,以后自己少和對方聊,省的被傳染了蠢性。
張杭則心頭一笑。
咱可是有準備來的啊。
他笑著說:“滕王閣序,是我最喜歡的駢文,真是氣勢磅礴,尤其是那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畫面感太強了。”
林軍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贊許:
“王勃確實是天才,可惜英年早逝,不過你有沒有注意到,滕王閣序里用了很多典故?比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這些都是對歷史人物的感慨。”
逐步深入的考驗。
林軍想要看看,這小張如何回應。
他沒想到,張杭幾乎是不假思索,直接說:
“確實,王勃用這些典故,既表達了自己的懷才不遇,又讓文章顯得厚重,林叔叔想來對這篇文了解很深,您覺得滕王閣序里最難理解的是哪一句?”
反問一句,開始掌握聊天的主動權。
這是張杭慣用的手段之一。
林軍自然是實力不錯,畢竟術業有專攻,他也效仿張杭,不假思索,很快回道:
“我覺得是‘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這句話看似簡單,但其中的精神內涵很深,它既是對自己的激勵,也是對讀者的勸勉。”
張杭認可的點頭,而后說:“這話確實很有力量,不過我覺得最動人的還是結尾那句‘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既是對歷史的感慨,也是對人生的思考。”
林軍微微一笑道:”你說得對,這篇文章,既有文采,又有思想,不過我同樣很喜歡的,還有一篇赤壁賦。”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蘇軾寫出了人生的渺小,也表達了對宇宙的敬畏。”
張杭笑了笑:“結尾那句‘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既是對人生的豁達,又是對友情的珍惜。”
這一次,張杭選擇主動出擊。
他說道:“除了古文,近代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是我喜歡的散文之一,就像那句‘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既寫出了月光的柔美,又讓文章顯得很有畫面感,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而朱自清的背影,也是讓我最感動的散文之一,那一句‘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寫出了父親的艱辛,又表達了對父愛的感動。”
從“背影”到“雷雨”,再到“紅樓”和“三國”。
張杭從李鈺父親李盈那邊,聽到的許多長篇大論。
此刻說了出來
“我認為紅樓......”
一番番話,讓林軍一愣一愣的。
那是來自于李教授的知識的沖擊。
許多觀點,甚至差點讓林軍拿出小本,親自記錄一下。
感覺......不知不覺,自己像是在聽課一般。
而坐在自己側面的,卻是自己的準女婿啊。
直到一個多小時后。
張杭忽然說了句:“林叔,您覺得曹操這件事的意義是什么?”
林軍恍然回神。
不對啊!
tmd這節奏不對啊。
不是我要考你么?
怎么到頭來,是你在考我?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