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是新舊體質的對抗。”
“袁紹的士族門閥模式,他們依賴傳統資源,袁紹的崛起依托東漢門閥政治,其核心力量來自河北士族,如審配、沮授,和汝潁士族,代表人物是郭圖、許攸,這些士族家族通過聯姻、薦舉形成利益集團。但彼此間矛盾重重。”
“袁紹治下延續東漢舊制,土地兼并嚴重,強征賦稅導致民心不穩,軍隊以部曲私兵為主,士兵效忠將領而非袁紹本人,戰斗力分散。”
“反觀曹操,他的是寒門革新模式,打破門第壁壘,推行唯才是舉,吸納寒門人才如郭嘉、樂進,削弱士族壟斷,建立更高效的官僚體系。”
“對于制度的創新,屯田制解決糧草問題,軍隊職業化改革增強戰斗力,曹操的統治基礎更依賴實際效能而非血緣門第。”
“所以深層次的沖突呢,官渡之戰實為東漢門閥政治與新興集權體制的較量,袁紹的失敗標志著士族壟斷權力的時代終結,寒門勢力開始主導歷史舞臺。”
講話期間。
李盈善于停頓。
給學生們思考的時間。
但這次直播,他看不到學生,只能看到屏幕里的自己,有點不太適應。
感覺有點像對牛彈琴。
可屏幕里的牛,正是自己啊!
李盈忽然想起,右側那邊可以看到網友們的評論。
于是他仔細看一眼,發現評論跟下雨似的,快到看不清。
算了,繼續講課吧。
“第二點,他們的戰略決策,信息與權謀的博弈。”
“其中,情報戰的勝負很重要。”
“曹操早年設立校事特務機構,官渡期間滲透袁紹陣營,許攸叛逃前,曹操已通過細作掌握袁軍糧草分布,烏巢偷襲絕非偶然,而袁紹的信息閉塞,謀士田豐、沮授多次預警曹操動向,但袁紹因內部派系斗爭,代表是潁川派打壓河北派,他拒絕采納,導致關鍵情報被忽視。”
“再就是,心理戰的運用。”
“曹操的攻心計,焚燒袁紹與許昌官員的私通書信,瓦解敵方聯盟;散布謠言引發袁軍內訌,如張郃、高覽投降,而袁紹的威望依賴,過度迷信兵力優勢,未能及時安撫部將,顏良、文丑陣亡后,袁紹以河北男兒豈懼曹賊口號強撐士氣,反而暴露心虛。”
“第三點,資源消耗,后勤與民心的隱形戰場。”
“袁紹十萬大軍日耗糧草數千石,從河北至官渡的千里補給線屢遭曹操輕騎截擊,曹操雖糧草匱乏,卻通過以戰養戰和屯田區最后一搏勉強支撐,袁紹治下賦稅苛重,官渡戰前已有黑山軍張燕在后方起義,曹操則通過減輕賦稅,分田屯墾爭取河南民心,戰時民眾主動傳遞情報、掩護曹軍。”
“其實,從實力的對比來看,袁紹集團有兵力十一萬,包含輔助軍隊,曹操集團有三萬人,這是他的核心精銳,袁紹集團的控制區域人口是四百多萬,年糧食產量是一千八百萬石,這是理論值,而曹操的控制區域人口兩百萬左右,年糧食產量實際征收六百萬石。”
“戰爭持續了八個月,曹操集團后期面臨崩潰。”
“但轉折點,是偶然中的必然,歷史節點有多重變量。”
“最大的變量是,關鍵人物的蝴蝶效應,許攸因家族貪腐案被審配查處,憤而投曹,直接導致烏巢機密泄露,但若無曹操早年與許攸的舊交,這一叛變未必發生,張郃投降因郭圖誣告而起,反映袁紹集團內斗已不可調和,若袁紹能妥善處理將領關系,戰局或可延續。”
“還可以從地理與天氣的角度來分析,曹操選擇官渡決戰,因該地扼守鴻溝水運,且多沼澤限制袁紹騎兵展開,烏巢之戰當夜恰逢東北風,曹軍順風火攻,若風向相反,奇襲可能失敗。”
一場直播,很快就要來到九點鐘了。
期間,李盈休息了幾分鐘,喝了點茶水。
坐在電腦前講課,感覺挺新奇的。
但兩個小時,強度還是比較高。
李盈覺得,一次直播還是降成一個小時左右比較好。
時間來到八點四十八分。
李盈喝了口枸杞水,他輕吸口氣說:
“官渡之戰講完了,對于現代的啟示,還是有的。”
“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啟發,資源不等于勝利,袁紹的失敗證明,組織的內部整合與制度創新比單純積累資源更重要,而領導力的核心是用人與容人,曹操能駕馭不同背景的人才,而袁紹因派系斗爭自毀長城,最重要的是,歷史的偶然性永遠存在,但真正決定命運的是如何在危機中最大化利用偶然機遇的能力,官渡之戰不僅是冷兵器時代的經典戰例,更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權力、人性與制度交織的永恒命題。”
直播到這里,差不多進入到尾聲。
這時候,助理小王在李英竹面前低聲說:“李總,剛剛有一位游客,刷了一萬塊,他給管理私信說,他是李教授的學生,希望可以和李教授連麥。”
“還有另外兩位,刷了幾千塊的人,他們也是同樣的說法。”
現在已經是直播的結尾階段了。
李英竹想了想,師生相認,倒也是一場美談。
當然也要面臨一些風險,萬一遇到了什么神經病呢。
上了麥序,罵人說臟話。
這種小黑子,也不是沒有。
不過,如果真的發生了什么,也可以讓大伯適應一下,丫丫的節奏。
“那就連一下。”
李英竹很快有所決定。
一位叫阿克拉克的網友,被抱上了麥序。
他有了語音權限。
助理小王,則來到李盈的側面,低聲說:
“李教授,這位是刷了一萬塊禮物,說是您的學生,要和您連麥的,您要不要和他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