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麗雅語氣有些清冷,指甲在杯沿敲出輕響。
張杭當然不會說,讓人特意調查你了。
他隨便胡咧咧道:
“奧,恰好認識vogue的創意總監,她在朋友圈抱怨錯過了一位真正懂繪畫的拍攝對象。”
這個朋友圈,是真實存在的。
童麗雅也知道這件事。
而此刻,她真以為張杭認識對方
這個話題,沒有讓童麗雅有什么太大的反應。
于是,張杭找了個時機,突然轉換話題,從恒溫箱取出個柚木食盒:
“你知道松茸的最佳保存方法嗎?這些事上周從香格里拉空運來的。”
童麗雅看著盒中肥厚的松茸切片,想起去年在云南拍戲時,當地老鄉教她的小竅門:
“用芭蕉葉包裹,埋在米缸里?”
“聰明。”
張杭故作眼睛一亮,變魔術般掀開食盒夾層,新鮮的芭蕉葉上整齊排列著松茸:“不過現在有了更好的辦法。”
他指向盒底的智能溫控裝置:“一個科學實驗室研發的保鮮膜,能模擬土壤環境。”
話題不知不覺轉向科技創新。
當張杭說起用納米材料改良傳統傣族土鍋時,童麗雅已經放下茶杯,身體微微前傾。
上個月在版納村寨,她親眼見過那些即將失傳的制陶工藝。
“張總知道的很詳細。”
童麗雅有些好奇問:“張總平時,也喜歡研究這些嗎?”
“對,我認為科技會改變生活,會保護那些即將消失的美好事物。”
張杭的目光落在她的事業心上,他拿起手機,給張雨馨發了個消息。
對方很快送來了一些美食。
“剛才光顧著喝酒了,吃的太少,所以這頓算是夜宵。”
兩人來到料理臺,張杭解開袖扣的動作熟練得像米其林主廚:“嘗嘗這個,今早剛從北海道空運來的海膽。”
童麗雅跟過去,看著他修長的手指將海膽剖成花瓣狀。
兩人一邊吃著夜宵,童麗雅只是小口小口的吃了些。
張杭也吃的緩慢,他又換了一個新的話題:
“你喜歡看什么類型的電影?”
“科幻電影。”
“特別喜歡?”
“對,癡迷級別。”童麗雅點頭碩大:“我去年還專門去加州理工學院聽講座。”
“那你看過三體嗎?”張杭問道。
“張總也看過?”童麗雅稍有意外。
她此刻,心中的防備,已經低了很多,對張杭也有些好奇。
他仿佛知道的知識點很多。
“我看了三遍。”
張杭感慨道:“最佩服他對黑暗森林法則的設定......”
兩人聊起了書,對于科幻題材,是童麗雅感興趣的地方。
光是這個聊天的環節,就持續了二十多分鐘。
而童麗雅,也從剛開始嗯嗯啊啊的簡短回應,變成了真正的和張杭去聊天。
這一點,連她自己都沒有意識到。
“想象力無邊界,未來許多天馬行空的想法,都會實現在熒幕上,就像三體等很多科幻巨作的版權,都被我們收購了。”
張杭輕笑著說:“童小姐的氣質,在未來的影視道路上,會走的很好。”
“謝謝夸獎。”
童麗雅的嘴角有了一絲笑容。
“童小姐的腕表走時還準確嗎?”
張杭忽然問道。
“準確啊,現在是22:01分。”童麗雅問:“有什么問題嗎?”
“這款表的機芯雖然精準,但容易受磁。”張杭看了眼童麗雅的手表說著。
對方的手表信息,張杭剛才看了一遍,記住了少許,但此刻說出來,卻讓對方覺得,張杭真是博學多才,啥都懂,尤其是對自己的愛好方面
殊不知,這些信息,有的是徐科提供,有的是她朋友圈的內容,來源五花八門,但絕對是正中她的口味。
“張總對腕表這么有研究?”
她將垂落的發絲別到耳后,水晶指甲在陽光下閃爍著細碎的光芒。
“只是個人愛好。”
兩人回到客廳。
張杭將手機放在胡桃木茶幾上:“童小姐平時的活動是什么?戶外運動,還是玩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