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跑了十二單,不算補貼凈賺400多!”
“你這算啥?”
開gl8的劉師傅扒拉著米飯:
“我昨天接了個浦東機場的長途,光補貼就拿了80!乘客才付了30塊錢。”
最年輕的小張掰著手指頭算:
“我剛跑五天,流水已經三千了,扣掉油錢和平臺抽成,凈賺兩千出頭呢。”
他夾了塊紅燒肉:“關鍵我還不是一直跑,感情這個活兒,輕輕松松月入過萬啊,比我爸掙得還多!”
另外一個司機笑道:“干的累一點,月入兩三萬呢,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臺風梅花登陸的夜晚。
徐佳匯寫字樓下的打車軟件顯示排隊263人。
陳晴把濕透的西裝外套裹緊,第三次嘗試叫車失敗后,突然看到屏幕上跳出一個橙色彈窗:
【暴雨補貼】即時生效!所有訂單平臺承擔50%費用!
兩分鐘后,一輛打著雙閃的白色朗逸停在她面前。
車窗搖下時,暖氣和夜曲的旋律一起涌出來。
“姑娘快上車!”
趙師傅遞來干毛巾:
“這鬼天氣,平臺剛給我這單加了20塊補貼,你們乘客還能半價,雙贏啊!”
蘇晴看著app里減少的支付金額,突然覺得這場暴雨也沒那么討厭了。
凌晨兩點!
機場到達層。
剛送完最后一單的孫師傅把車停進停車場,掏出手機查看今日戰績:
23單,總收入1876元,其中補貼占623元!
微信群里彈出一條語音,是老鄉老周:
“老孫!趕緊接單!平臺又放夜班補貼了,接滿五單再獎100!”
“我了個草,我現在就接!”
孫師傅擰開保溫杯喝了口濃茶,笑著按下接單鍵。
后視鏡里,機場到達層又涌出一批旅客,很多人都在低頭擺弄手機,屏幕上清一色地反射著橙色的光芒。
四月八號!
一個娛樂會所的會客廳內,程剛將一疊數據報告推到張杭面前。
落地窗外,整個上海灘的燈火盡收眼底,無數橙色的小點在地圖上流動:
那是實時運營中的嘀嘀車輛!
“十天。”
程剛的指尖敲擊著桌面:
“注冊司機突破5萬,日訂單量30萬,市場占有率從17%飆升到81%。”
張杭慢條斯理地翻看報表,每一頁都印著令人心驚的數字:
用戶增長率480%!
司機日均收入增長220%!
取消率降至3.2%!
最醒目的是那根幾乎垂直向上的橙色曲線,將其他競爭對手的折線狠狠壓在底部。
“靜安商圈的數據很有意思。”
張杭突然指著某頁:“我們的訂單量是其他打車軟件總和的8倍。”
程剛露出勝券在握的笑容:
“因為我們在那里投放了黃金補貼,乘客首單免費,司機每單獎勵15元,他們都跟進不起,三天就撤出了。”
片刻后,張杭合上文件,金屬打火機叮地一聲點燃香煙:
“說吧,要多少?”
程剛從公文包取出另一份文件,封面印著‘百城擴張計劃’。
“下個月進軍京都、廣城、深城、都城、西杭、武城、金陵、安城、慶城、津城。”
他的手指在地圖上畫出一個巨大的十字:
“需要2億美元。”
張杭吐出一口煙圈,煙霧在兩人之間繚繞。
他起身走到窗前,俯瞰著腳下這座已經被橙色征服的城市。
“去找青海資本。”
張杭的聲音混著雨點擊打玻璃的聲響:
“韓總最近在找優質標的。”
程剛瞳孔微縮。
青海資本!
這家強大的投資機構以作風凌厲著稱!
更關鍵的是,他隱隱知道些消息,張杭就是青海資本在華國的二位創始人之一。
“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