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層面,我們已經退出競購,私下里,特別股東大會將是我們翻盤的戰場。”
cfo孫毅首先匯報:
“老板,按照您的指示,我們通過離岸公司收購了市場上流通的14.3%ks股份,加上之前積累的,現在間接控制約17%。”
“還不夠。”
張杭調出一份股東名單:
“我們需要至少25%的搖擺票,劉振和青云已經承諾了他們的33%,加上創始團隊的21%,還少了些。”
林詩茵接過話題:
“我分析了剩余股東名單,有三位個人投資者共持有8%,都是ks早期員工,雖然已經離職但仍關心公司發展,他們可能被技術團隊的立場影響。”
“接觸他們,重點強調迅騰收購后的裁員風險。”
張杭指示道:
“另外,馬明提到的那家對沖基金呢?”
“藍山資本持有6%,但他們是純粹的財務投資者,只認價格。”
林詩茵面露難色。
會議室陷入短暫沉默。
這時,孫毅突然開口:
“張總,我有個想法......也許不太成熟。”
“說說看。”張杭鼓勵道。
“藍山資本的合伙人之一徐亮,是我大學同學。”
孫毅笑著說:“去年同學聚會時,他提到過正在關注有社會價值的創新企業,而不僅看短期回報......”
張杭神色微動:
“你認為ks現在的狀況符合他的標準?”
“如果我們能展示ks技術對信息平權的意義,以及迅騰壟斷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孫毅回答道:“徐亮一直對科技倫理很關注。”
“值得一試。”
張杭當即拍板:“孫總,你負責準備材料和對接,重點突出ks算法如何讓小眾創作者獲得公平曝光機會,這是迅騰體系永遠做不到的。”
會議持續到馬爾代夫凌晨。
當最后一項任務分配完畢,張杭關閉視頻連接,走到露臺上深呼吸,點燃了一支老外的香煙。
星光灑在平靜的海面上,如同散落的鉆石。
這場商戰如同下棋,他已經看到了十步之后的局面,但對手還沉浸在暫時的領先中。
兩天后,ks特別股東大會如期召開。
會議開始前,周維志得意滿地走進ks總部,對媒體宣稱:
“今天的會議只是程序需要,迅騰對ks的收購已經板上釘釘。”
然而,會議室內的情況卻出乎所有人預料。
在劉振和馬明的聯合提議下,股東們首先聽取了兩家收購方案的詳細分析。
不僅是價格比較,還包括長期發展前景、團隊保留計劃和技術路線圖。
“迅騰的38億確實誘人。”
馬明指著幻燈片上的數據:
“但根據行業案例,他們收購的同類公司平均裁員率達到68%,核心技術流失嚴重,這意味著ks的實際價值將大幅縮水。”
周維臉色陰沉地打斷:
“這是毫無根據的指控!迅騰有完善的整合計劃......”
“請問周總。”
代表開心游戲列席的林詩茵突然發問:
“迅騰能否書面保證五年內不裁員?能否承諾保持ks算法的獨立性?能否......”
“商業決策要看整體戰略!”
周維不耐煩地揮手:
“又不是過家家,哪有什么絕對保證!”
這番傲慢的回答讓在場多位股東皺起眉頭。
技術副總裁林霄趁機發言:
“作為創始團隊代表,我必須指出,ks的核心價值在于其技術團隊和獨特文化,如果這些被破壞,再高的收購價也是殺雞取卵。”
會議氣氛逐漸轉變。
當投票開始時,結果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