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話里帶著恭維,也是事實。
張杭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語氣平淡卻有種超然:
“兒孫自有兒孫福,有時候起點太高,未必全是好事,少了些奮斗的樂趣和韌性,不過這些事,讓她們媽媽們操心去吧。”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氣氛越發融洽和諧。
張杭似乎不經意地將話題引到了正事上,他放下酒杯,手指在桌面上輕輕點了點:
“擴哥,剛才聽你說,公司現在還挺平穩?業務都還順心?”
陳擴也放下筷子,語氣恢復了之前的平和,甚至還帶著點自嘲:
“是啊杭總,物流這塊,看著熱鬧,但巨頭打架,我們這種區域性的公司,能守住自已的一畝三分地,細水長流,每年有點穩定盈利就不錯了,攀巖館嘛,純粹是個個人愛好,撐著門面,不指望它賺錢,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現在啊,挺知足了。”
他這話是說給張杭聽,似乎也是在再次說服自已。
張杭微微頷首,沉吟了片刻,眼神變得稍微專注了一些,說:
“其實我今天過來,主要是想跟你聊個事,我這邊呢,最近在重點組建一個新板塊,拼夕夕商城,你知道的,做電商,核心命脈之一就是物流。”
陳擴的心猛地一跳,剛剛放松的神經瞬間再度繃緊,身體不自覺地坐直了,全部精神都集中到了張杭的嘴上:
“杭總您的意思是?”
他的聲音里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期待和顫抖。
“我打算投一筆錢,打造一個全新的、能覆蓋全國的快遞物流網絡,名字初步定了,叫快通速運。”
張杭的語氣依舊很平靜,仿佛在說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內容卻如同驚雷,在陳擴一家心中炸響:
“前期準備收購一批各地區有實力、有網絡的地方性物流公司,進行系統性的整合,華北、華東、華南、西南等幾個關鍵節點都要布上棋子。”
他頓了頓,如同報菜名一般,流暢地報出了一連串公司的名字和關鍵數據,每一個數字都像重錘敲在陳擴心上:
“比如,陽城的迅達物流,10年成立的,有五千平米的現代化倉庫,三十輛各類運輸車輛,五個配送網點,員工八十人,評估價大概在一千五到兩千個。”
“京都速運,08年的老牌子了,規模大些,一百五十號人,涵蓋管理、司機、配送,有兩個共八千平的倉儲中心,五十輛車,十五個網點,估值在四千到五千。”
“魔都的物流聯盟,雖然12年才成立,但背后有點資本,擴張很快,一萬五千平的大型倉儲中心,一百五十輛運輸車輛,員工三百人,估值六千到八千。”
“還有廣城的粵通、武城的楚風、西城的秦韻、都城的蜀道,這幾家加起來,初步的收購預算,就要這個數。”
張杭比了一個五的手勢:
“而這,僅僅只是收購的第一步,后續的整合、系統升級、車輛更新、網絡擴張,需要持續投入的資金,會遠超這個數。”
陳擴聽著,呼吸不由自主地變得粗重急促起來。
這幾個億的收購計劃,從張杭嘴里說出來,如此輕描淡寫,卻在他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天啊!
動輒就是幾億!
這才是真正的商業巨擘的手筆!
翻手為云,覆手為雨!
“江州,作為中部重要的交通樞紐,會是這個全國網絡里非常關鍵和重要的一環。”
張杭的目光看向陳擴,深邃而帶有一種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