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先生知道趙行舟所說的這筆賬是什么!
明末清初,三位前朝皇子在幾十年的時間里陸續被斬,清廷為了鎮壓下這些皇子的亡魂,就讓趙家去當守墳人。
他們也不傻,知道要是去守了皇子墳,那可能會將整個家族都給拖累進來,因為他們受不起這個因果,所以最后只得將趙家最強的一脈旁支給分出去,來接下這個因果。
卻沒想到,這一場災難趙家絕大部分人都躲過去了,最后因果全讓旁支給攔下來了,可結果卻是他們無法重回趙家,導致絕大部分這一系旁支的人早死夭折,差點落得個絕脈的下場。
趙行舟當然咽不下這口氣了,他知道雖然爺爺和父親從來都沒有在他面前提過,可他倆一樣也咽不下去,而且為了能夠延緩趙行舟的性命,趙家老爺子始終都在外奔走,給他積累功德,而自己卻沒落得個好下場,到現在連老爺子人是死是活,行蹤在哪都不知道了。
他父親也是如此,在趙行舟十來歲之后,也悄然從東華苑出走然后消失至今,就是因為他想要給自己的兒子掙夠挺過而立之年的命數,出走到現在,一樣迄今未歸。
“你的事我也聽說了一點,守墳人趙家?就是川中一帶,以前有著西南鎮山候之稱的那個趙氏宗族吧?”
趙行舟看了他一眼,緩緩的點了點頭。
陰陽先生徐徐的吐了口氣,瞇著眼睛說道:“你想要找他們算賬,那可不太容易啊……”
建國以前,西南川中一帶,有個大家族被稱為西南鎮山候,說的就是趙行舟他們家中的直系和旁系,這個名頭從清朝中期開始一直延續到了解放前,后來解放了,天下太平了,這個名號自然不能用了,但卻不影響趙家依舊在西南根深蒂固的勢力。
反正就這么說吧,縱觀整個西南幾省再到半個華南地區,只要是做鎮館的和做陰陽先生這兩大生意的人,八成以上都是趙家的族人,剩下的那兩成就算不是,但也會跟趙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所以,在很早以前趙行舟的爺爺就扎根落腳在了遼東地區,然后娶妻生子,為的就是躲開西南趙家人,不然他怕對方會對他們來個斬盡殺絕。
除此之外,趙家子弟還做著跟風水,堪輿等有關的生意,輻射面同樣非常的廣。
最關鍵的是,在過百年的發展當中,趙家始終都有人在政商兩界任職,靠著趙家過百年的底蘊,有一部分人在官場都是身居高位的,更是有一些子弟成為了非常優秀的商人,商業版圖發展的如日中天。
毫無疑問,趙行舟想去算賬的趙家直系,放眼全國都是數得上號的龐大家族,他要是將將趙家人給搬倒了,那無疑于是癡人說夢,難如登天了。
但這就是趙行舟的執念。
他得要為自己這一系趙氏旁支總共三百多口人的命運要一個說法。
“這就是我的執念,我總不能讓從我這一代往上算起的三百六十二口男女老少,死得那么冤吧……”趙行舟低著腦袋,聲音落寞的說道。
陰陽先生頓時無言以對,默默的喝著酒,趙行舟也是端起酒瓶,一言不發的仰頭喝著。
時間緩緩而過,地上散落了一堆的酒瓶子,房間里彌漫著刺鼻的酒精氣息。
“我有辦法幫你算這一筆賬,雖然過程會很艱難,可行性也并不算太高,但有我的幫襯,至少能夠讓你平添幾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