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金玉妍又懷上了,這下大家都羨慕不已。
后宮其樂融融,前朝倒是掀起波瀾,準噶爾叛亂,達瓦齊殺害舊王奪位,還表示愿意歸順大清,但要求娶姮娖公主。
一女侍二夫這樣的事太后如何能接受,所以在前朝后宮都使盡了手段,勢必要把自己的女兒接回來。
下了朝,弘歷面容輕松的來到承乾宮,一改前幾日的愁緒。
“皇上是有什么好事嗎,這么高興,”陳婉茵笑吟吟的把茶杯放到他手邊。
“你把永琥和永玙教導得極好,今日朝臣們又因為準噶爾叛亂吵鬧不休,永琥和永玙主動請命前去平叛,不愧大清皇子的氣度。”
弘歷喝了一口茶,欣慰的對著陳婉茵夸贊兩個孩子。
沒有如懿,弘歷腦子清醒不少,沒像原劇里那么神經,也不會打罵嬪妃。
“哪里是臣妾的功勞,分明是皇上教導有方,”陳婉茵和他商業互捧。
“孩子們都大了,能為朕分憂了,”弘歷感慨到。
陳婉茵也不擔心,反正雙生子沒有繼承權,出風頭也不怕被他忌憚。
弘歷還是派兵去平叛,準噶爾野心勃勃,若是答應這次的要求,指不定下一次更加得寸進尺。
巴林部是準噶爾勁敵,為了制衡和拉攏,弘歷納了巴林王的女兒入宮為嬪,封號穎,賜居永和宮正殿。
姮娖長公主被順利接回來,太后也就老老實實待在慈寧宮養老,畢竟她舉薦的人都無用,至今也沒有孩子。
永琥和永玙也被封為郡王,出宮建府。
穎嬪入宮還想擺譜,可如今宮里的人都不是好惹的,區區一個巴林部的女兒算什么東西。
穎嬪不僅被阿箬當眾賞了幾巴掌,還被高晞月壓在御花園跪了四個時辰,富察瑯嬅拉偏架,只罰了兩人一個月的月銀。
她本想找弘歷主持公道,結果用一句我不高興,就是蒙古四十九部不高興把弘歷惹怒,破天荒動手打了嬪妃,褫奪封號降了位分不說,還下旨問罪巴林部,巴林答應就這么在后宮沉寂下去了。
后面的時間過得很快,弘歷年紀越大對年長的皇子們的忌憚越深,先后斥責了永璜和永璋,其他皇子要么沒有繼承權,要么身體不好,只有這兩個對他威脅最大。
等魏嬿婉生下永琰,陳婉茵就開始對弘歷下手,她可不想老得動不了才能出宮。
永琰十五歲時,弘歷身體狀況急轉直下,在自己的皇子里來回扒拉,發現只有一個永琰還算聰慧,在駕崩前傳位給他。
富察瑯嬅被封為母后皇太后,魏嬿婉則是圣母皇太后,高晞月身體不好,已經去了。
雙生子屢次立功,加上承乾宮和永壽宮關系好,陳婉茵被封為皇貴太妃,孝期一過就被雙生子接出宮享福了。
其他的都只是按規矩辦,總之乾隆朝落下帷幕,嘉慶朝拉開序章,只是這些都和陳婉茵沒有關系,她正帶著卓安和順心四處游玩。
這一世,陳婉茵活了整整一百歲才離開,畢竟有錢有閑的日子誰不喜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