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昀發現最近到坤寧宮議事的大臣們身后都帶著俊俏的男子,心里危機感大增,他才成了富察瑯嬅的人,哪里愿意她收用其它人。
晚上被紀昀纏得太累,富察瑯嬅迷迷糊糊答應了他的請求,第二日就嚴詞拒絕了大臣們獻美。
問就是思念先帝,紀昀與先帝有兩分相似,所以才沒忍住。
大臣們也不知道信沒信,倒是沒再把自己兒孫帶到坤寧宮來。
紀昀還沒松氣,就發現宗親們竟然也開始向富察瑯嬅獻美,都是愛新覺羅氏的血脈,眉眼間自然有幾分相似。
宗親們打的就是這個主意,肥水不流外人田,與其叫富察瑯嬅寵幸別人,還不如獻出愛新覺羅氏的兒孫,也好保證她不被外人哄走。
紀昀差點被氣哭,他沒想到皇室宗親竟然這么拉得下臉,晚上睡覺不怕被先帝和祖宗問責嗎。
“好了,他們雖和先帝相似,但哀家還是最喜歡你,不會收用旁人的,”富察瑯嬅哄著紀昀,她又不急色,要那么多男寵有什么用。
“微臣相信太后娘娘,”紀昀依賴的抱著富察瑯嬅。
富察瑯嬅不收,大臣們和宗親們也只能望洋興嘆,怎么就看不上他們獻的男子呢。
紀昀對此很高興,漸漸的對其他人也就放松了警惕。直到后來他把欣賞的后輩和珅帶到富察瑯嬅面前,叫那小子爬上了坤寧宮的床時才后悔莫及。
許久沒有消息的永璉終于愿意回京師,看到富察瑯嬅收用男寵也沒說什么,他回來本就不是為了這事。
“皇額娘,兒子此次回來是想請您登基,”永璉認真的看著富察瑯嬅。
“永璉,你是認真的嗎,”富察瑯嬅只問一句。
“皇額娘雄韜大略,便是圣祖在世也比不上您的功績,稱帝又如何,兒子甘之如飴。”
永璉是真心的,大清有如今的光景都是富察瑯嬅的功勞,他比不上皇額娘,沒什么好說的。
“好,我兒孝順,”富察瑯嬅拍了拍永璉的肩膀。
富察瑯嬅登基稱帝,但也沒廢除永璉的帝位,而是選擇兩圣臨朝。
大臣和宗親對此接受良好,反正這么多年都是這么過來的。
永璉沒有留在京師,他選擇領著將士們四處征戰,后方就交由富察瑯嬅。
后世記載
富察氏瑯嬅,出自滿洲大族,初為寶親王福晉,寶親王登基后封后,入主坤寧宮。
乾隆兩年末,帝被毒殺。富察瑯嬅開啟長達十年的臨朝聽政,一手扶起飄搖不定的大清。
四海升平,海晏河清,外國來朝。
昌平十年,富察瑯嬅稱帝,兩圣臨朝。
富察瑯嬅為清文帝,愛新覺羅永璉為清武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