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使番邦的使者歸京,自然第一時間立刻就得到了皇帝的宣召。
由于正是大朝議之期,賈琮又是城門一開就馬不停蹄的趕向皇宮復命,所以待賈琮被宣召進殿時,列位朝公大臣皆列于大殿兩旁,只不過看向緩步上前賈琮的目光各有不同就是了。
賈琮三拜九叩之后,就聽到上方寶座上皇帝朗聲道“賈卿這一年為了我大晉著實辛苦了,快平身吧,月前朕細細看過了賈卿的折子,這次南疆重歸平靜,百姓得以重返家園,賈卿之功當屬第一,此刻回來就與朕好好說說當時的細節。”
賈琮謝恩起立,然后就不緊不慢挑著把出使的前后敘述了一遍,縱然有意遺漏了諸多細節,但依然引來了一片片贊嘆之音。
當然唱反調的自然也不會少,當下就有那南安郡王為首道“啟稟皇上,臣對于此次賈大人出使南疆卻有些不同的看法,不知當不當講”
皇帝看了賈琮一眼,然后微微一笑,道“南安王有話只管說就是了。”
南安郡王立刻道了一聲“是”然后才接口說道“賈大人出使南疆,成功說服南蠻與苗族率領其余南疆各族臣服于我大晉,這自然乃是大大的功勞一件但是,小王卻認為賈大人其心不正,甚至有勾結番邦,圖謀不軌之大罪”
此言一出,立刻驚得滿朝文武低聲議論不休,又有南安郡王麾下門生齊齊附和。
倒是當事人賈琮卻仿佛被參的不是自己一般,屹立在這大殿之上紋絲不動,也毫無半點著急要為自己辯解的意思。
片刻,皇帝目光巡視了一遍滿朝文武,臉上也收盡了笑容,然后淡然說道“好了,有話就一個一個說,如此議論紛紛成何體統”
立時大殿之內就靜了下來。
然后就聽北靜郡王第一個說道“小王以為,南安郡王言之不妥,賈大人不辭勞苦,甚至不惜自己的身家性命,為了我大晉邊疆安寧,冒奇險出使南蠻各族,歷經各種波折艱辛,這才取得了不再費一兵一卒最好的結果試想,賈大人這才剛剛回京復命,不言其功反道其過,是何道理又如何去堵那天下悠悠之口”
北靜郡王這話一說,大殿之上立刻也有人附和
皇帝見了,轉向南安郡王說道“朕也以為,賈卿有大功于朝,南安王既有別論,就請把根據說出來吧。”
只見那南安郡王撫須走近賈琮問道“敢問賈大人,聽聞你與如今那苗族族長已歃血為盟結為兄弟,可有此事”
賈琮冷冷回答道“不錯,此事我已在奏折中說明。”
南安郡王又問“聽聞那南蠻現任的新族長,也是你賈大人一手扶持上去的,可有此事”
賈琮答道“一手扶持可不能亂說,但其中確實是盡了些綿薄之力,其中緣由同樣也有說明。”
南安郡王再問“如今南疆百族,俱已臣服南蠻與苗家二族,這事想來不假吧”
賈琮回答“南蠻與苗家原本就是南疆最大的二族,但要說到臣服卻不盡然,大家都知道南蠻之地崇尚武力,他們只臣服于強者;所以說,哪個部族能夠強大,其余小族也就只能附為尾翼。”
“賈大人倒也算是敢做敢當之輩”
說完只一句,只見南安郡王轉身抱拳向皇帝說道“皇上與各位大人們也都聽見了,賈大人這一趟出使,明處是使南疆各族臣服于我大晉;但是,事實上南疆各族是歸附在南蠻與苗家二族手中,這二族又直接被賈大人掌控,所以,他們臣服的不是我大晉,臣服的是賈氏他們臣服的不是我大晉皇帝陛下,而是賈琮一人而已如此,還不算是其心不正,圖謀不軌嗎”
這話一出,大家細細回味果然還仿佛有那么一些道理,當下更有南安一脈推波助浪,以至于讓北靜郡王這樣有心相助的也一時難以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