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周怡然笑道:“可卿姐交代過了,讓我不用客氣。”
“深更半夜的節目我可待不下去,過了十一點就犯困,”顧然道:“再說了,那些大哥的打賞我可勸不動,要是讓我來主持著節目,還不如開源節流把這節目給中斷了。”
“別擔心,你長這么帥,女粉絲肯定有,女人花錢可不比男人少。”周怡然拍拍自己的椅子,笑道:“過來,我和你說一下直播要注意的事項。”
顧然極不情愿的走了過去。
他現在越發想念超級大腦那個節目了。
昨天晚上看完直播,他還真覺得自己或許更適合上那個節目。
……
中科院。
崔志敏教授拿著一頁滿是褶皺的a4紙,在中科院各大研究所轉了一遍。
幾乎所有院士和他一樣的情況,憑借在物理上的造詣,一眼就能看出來上面的內容不簡單,可卻也不知道具體代表著什么。
討論也討論不出來個所以然。
直到來到極端環境高分子材料重點研究所,
當趙恒院士看到這張紙之后,才有了和其他院士截然不同的反應。
“這是材料學的輻射和表面應力相關的參數推演啊,”趙恒院士仔細的看著那張a4紙,越看越覺得驚訝:“這是誰寫的?”
崔志敏眼睛明亮,趕忙問道:“怎么樣?內容上怎么評價?”
趙恒仔細的端詳了半晌:“不簡單,不過具體的光看是看不出來的,得實驗驗證,這個像是一個新的無機復合材料模型,不過看著上面的內容,我覺得是不簡單的。”
趙恒院士的回答,印證了崔志敏的猜測。
物理學的直覺告訴他這些推演絕對不一般,看來果真如此。
“從你專業角度來講,這個東西有價值嗎?”
“實驗驗證完成之前,很難說,”趙恒實事求是道:“因為理論和實踐是兩碼事,更不用說現在還只是看到一個大概。”
“行,那這個就留在你這兒,你得空做做實驗,印證一下,如果真的有東西,我幫你找人。”
趙恒點點頭,沒有回應,但目光始終沒有從這張紙上移開。
雖然他嘴上說很難評,但從一個材料學院士的專業角度上來看,這份數據即便是實驗無法印證,也足夠證明寫這份材料的人是可造之材。
上面的許多推演和計算也都是精簡過的,直觀來看很難知道他在描述的是一個怎么樣的材料。
但是從上面的參數分析,他能夠感覺到,如果這上面的結構模型如果真能復原出來,那制造出來的高分子材料恐怕能解決很多領域的短板。
這份資料最恐怖的不是上面許多關于材料學尖端理論的推演和論證,而是上面列出來的這些參數哪怕只滿足一個,都已經算是材料學的重大突破。
這么多重要參數集中在一起,這如果是真的,恐怕在國際上都要炸出來一個大新聞了。
所以,他一方面希望這份數據所闡述的材料能夠在實驗室環境下完成驗證,一方面又默認了不可能成功。
“等手頭的工作結束,我就立馬安排實驗。”
趙恒小心翼翼的將這張紙收了起來,然后就又著手安排起了眼下急需解決的項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