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水這個答案之后,有人很快就提出了異議。
水對人類很重要。
對動物也很重要。
如果真的是水,沒理由只有人類誕生了文明啊。
針對這個問題,顧然之前也思考過,但一直沒有很確鑿的證據,只能靠著猜測自圓其說:“我的猜測是地球上的水,已經發生了變化,或者說現在的水,和幾十億年前的水并不一樣。”
“區別在于現在的水里多了一些信息,而這些信息因為某些不可名狀的原因只能誘導人類的基因進行演化,而且人類的文明只是水中所蘊含的信息的一部分。”
“先把猜想的可信度拋到一邊不談,我們從這個假設繼續向后延伸。”
“人們如何竊取,或者說是挖掘水中蘊含的信息呢?”
“縱觀人類發展史,我們可以發現,文明的演化并不是線性的,如果用圖線畫出來,是一個有一個毫無規律的臺階,有的臺階很低,有的臺階很高,有的相鄰臺階之間,跨過了數萬年的歲月,而有的臺階之間,只有區區幾百年。”
“現代智人用了十萬年的時間從石器時代統一進入青銅時代,”
“而近現代工業文明又用了兩百年的時間,發展到了現在的高度。”
“甚至從奴隸制到分封制再到郡縣制,社會體制的更新,也體現著一致性。”
“更有意思的是在軸心時代,東方進行著百家爭鳴,出現了老子、孔子、莊子、孟子、鬼谷子等大師,而西方也浮現出亞里士多德、柏拉圖、蘇格拉底,等哲學大師,人文光輝也同時在東西方閃耀。”
“從文明的同時性和爆發性上來講,可以進一步猜測,人類這個族群可以通過某種方法,去挖掘或者說是激活水中潛藏的部分知識。”
顧然說的沒錯。
這些內容,的確讓無數人陷入了暢想之中。
這樣的腦洞,給所有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體驗。
這和平常的聽書看科普視頻的感覺截然不同,這種直播互動講述的方式,更加讓人身臨其境。
也更加……讓人起雞皮疙瘩。
“怎么挖掘?”
顧然道:“我得猜測是集體意識共振,當生產資料滿足不了人口增長的速度,全球所有人類開始焦慮與生存的時候,這個想要提高生產力的念頭凝成了一根繩,然后……就發生了質變。”
集體意識共振,是心理學上一個非常冷僻的詞匯。
指的是奧地利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生物實驗,在一片食物匱乏的封閉生態實驗環境下分別放置一只和一群猴子進行對照實驗,
最后發現單個猴子的生存時長和求生欲望遠小于群體生存的時長。
而且群體生存情況下,
會衍生出明確的社會分工,
并且學會工具使用和新的語言體系,
大幅度提高勞作效率。
由此得出一個集體意識共振的猜想——生物在群體生存、并且具備同一個目標的情況下,會加速生物演化的進度。
“在論證人類怎么挖掘水中的信息之前,先說一個不靠譜的猜想,真假我不負責,大家只當聽個樂子。”
顧然瘋狂的給自己疊甲,然后神秘兮兮的說道:“人很喜歡喊口號,不管是哪個國家,都三令五申,比如,我是說比如,比如我們前些年前就開始統一一個思想——堅定華夏民族的偉大復興。”
“或許高喊這個口號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讓我們知道要做什么,而是在統一我們整個民族的思想,把這個念頭……擰成一股繩。”
顧然說完,直播間的所有觀眾,再一次被他的腦洞所震撼。
那種直擊靈魂的詭異感,讓所有人都控制不住自己送禮物的心情。
【求禮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