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恒提醒道:“關于民族復興那件事情,以后就不要提了,要舉例子,舉國外的例子最好。”
顧然有些發怔,看著眼前的老人。
能讓他如此嚴肅的告誡,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自己或許猜對了。
“關于意識共振的猜想……有可能是真的?”
趙恒沒有給出明確的回復,只是微笑道:“你很聰明,一點就透,我知道你心里已經有一道紅線,知道了哪些該說,哪些不該說。”
顧然點點頭,知道趙院長這是默認了。
其實顧然也不意外,因為他前世在中科院里也經常和別人探討這個問題,但相同的是,年輕一些的院士,都會很樂意和他一起天馬行空的推測。
而年長一些的更能給出專業建議的院士們,卻總是避而不談。
像是刻意在規避這個問題。
而現在的趙恒也是一樣。
“對了,你直播最后提的那個鈁碎片,”再簡單的提醒之后,他就轉換了話題,問道:“為何那么篤定?”
為什么篤定?
很簡單啊,顧然前世發現了這個東西。
甚至之所以來到這個世界,也是因為鈁碎片實驗失敗導致的。
因為地球上的鈁元素累計不會同時累積超過三克,而且半衰期只有二十分鐘。
自然界中更是從來沒有發現過鈁化合物。
所以即便他沒有研究出結果,但他很清楚那個材料里有著巨大秘密。
顧然回應道:“可能需要一點時間去尋找,但應該存在。”
畢竟這是不同的世界,他不敢百分之百的確信。
但物理法則沒有變化,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都完全相同的情況下,倘若他推測的文明誕生假說成立,水中的確蘊含著信息,那鈁碎片也理應存在。
“可以先通過近地試驗衛星去探測鈁衰層是否存在,”顧然建議道:“如果真的有這么一層鈁衰層,那就可以確定地表上有掉落的鈁碎片,什么時候找到就單純是時間問題了。”
趙恒對鈁碎片感興趣,很大的原因就是這種材料他從未見過,
而且以人類的文明不可能制造出這種極短衰變周期的復合物。
而恰恰,
人類文明的進步和材料學息息相關。
所以他很期待,如果真的有鈁碎片,人類文明會有怎么樣的進步。
“你怎么知道可能會有鈁衰層的?”
顧然想了想,推脫道:“還是先觀測吧,等觀測結果出來再說,如果真有的話,我再說原因。”
鈁元素的發現是顧然在材料學領域最大的成就,這個過程絕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
所以還不如等到真的發現了鈁衰層之后,再倒果為因。
趙院士點點頭,隨后便不再多說什么了。
畢竟對于高分子材料研究所而言,當下要緊事兒還有很多。
至于鈁碎片的問題,等到手頭的acf項目結束了,再去研究也不遲。
……
然而,在太平洋彼岸。
丑國中情局大樓,對華情報部門,
無數要員對現在身在華夏的間諜干員的行動危險系數進行重新評估。
而觸發重新評估機制的,
是一個深夜直播的視頻切片。
在那個視頻上,從一個華夏少年口中說出的一句話,觸發了中情局網絡危機監測情報預警——
【鈁輻射層在老化之后會與其他物質聚合,形成碎片的形式脫落到地表】
中情局無數要員,全都懵了:
“沃德發?怎么連一個主播都知道鈁碎片的存在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