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更換目標了。
但老院士們給他說了一句話,讓他感到無比震驚:“這條標語,1956年就在了。”
1956什么概念?
那時候國家百廢待興,百年屈辱剛剛結束。
當時的華夏和此時的南非農耕小國并無區別,毫不夸張的說,那時候的華夏只能制造凳子褥子。
而當時的丑國和西方國家,經過一兩百年的工業化浪潮,早已高樓林立、飛機導彈航母滿世界亂跑了。
這個口號在現在看來并無什么特別。
但試想一下,當你回到1956年,在一個甚至連磚墻都不是的土院子里,看到這條標語的時候是否會落淚。
別人不知道,顧然覺得,他肯定是會的。
只可惜,在趙恒院士的告誡下,他只能把這個故事先封存在了心里。
然后言歸正傳:“講德國之前,先從一個大家肯定更感興趣的地方講起。”
“大家都聽過51區吧?”
毫無疑問,顧然掌握了流量密碼。
因為他深刻的猜到了觀眾們對什么感興趣。
51區,大名鼎鼎,誰沒聽過。
更重要的是,因為關于51區本來就是真真假假的傳說。
所以,這種云里霧里的東西對人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彈幕上也紛紛回應自己聽過。
顧然道:“但我可以說,現在這個世界上真正了解真實的51區的人,不超過十個。”
“因為信息保密法案的要求,前些年丑國政府將保密時間已經超過五十年的資料向世界公開。”
“這件事大家應該聽說過。”
從彈幕的反應來看,大多人都是知道這事兒的。
五十一區的傳說,早在上世紀就已經甚囂塵上。
這幾年熱度和早些時候相比,其實已經差了很多。
根本原因就是資料被公開了。
之前還在保密的時候,公知們可以信口開河,可以無所顧忌的猜測什么外星人、ufo之類的神乎其神的東西。
可公開之后,大眾發現原來就是一些常規的實驗,也就泯然眾人矣了。
因為你再胡編亂造的話,觀眾都知道你在胡說,也就不買賬了。
所以當顧然重提51區之后,
像是觸發了觀眾們心中的關鍵詞,不由自主的就拿出了質疑的態度。
而一些蹲在顧然直播間,就為了斷章取義來收集黑料的網絡黑手,
更是提起了精神,
他們像是一個個辟謠專家,想要去仔細的品味顧然話語中的漏洞。
看彈幕上關于51區的各種猜測天馬行空。
顧然品了一口白開水,接著說道:“但實際上,公開的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一些真正重要的資料,現在在白宮,只有丑國歷任總統擁有查閱的權限。”
“當然,大家也不用猜的太離奇,不是什么外星人也沒有什么ufo,還是正常的接地氣的科研成果。”
周怡然有些詫異的看著顧然:“你知道那些資料寫的什么?”
顧然搖搖頭:“我怎么可能知道,我又不是丑國總統。”
“嚇死我了。”
周怡然拍拍胸口,從她那懵懂詫異的眼神中不難看出,
似乎如果顧然說他知道,這妮子恐怕也真的會相信。
“我們只能從公開的資料中尋找線索,”顧然道:“我在51區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科研人員名單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上百名科研人員中,德裔科學家占了七成。”
“而且從51區中誕生的科研成果,包括但不限于民兵遠程洲際導彈、阿波羅登月計劃,還有一個大家可能沒怎么聽過的項目,西福特計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