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職級在分院院長以上的中科院核心院士提出重大決策時,會觸發內部公投制度。
全程不記名投票。
由各分院院長與中科院政治部、華夏科工部等相關領導出席參投。
當百分之六十的參投投人員投出通過票的情況下,則代表決策通過。
內部公投共有三輪,無論在第幾輪通過,都算成功。
而趙恒和王依馨,此時正在進行第三輪,也就是最后一輪。
前兩輪均以失敗告終,如果這最后一次也失敗了,那顧然基本就與特聘徹底無緣了。
第一輪,趙恒把acf膜和鈁碎片相關的情況對院長和華夏科工委進行了匯報。
既是向上級匯報工作,也是介紹顧然的科研水平。
他本以為第一輪就能通過公投,但遺憾的是,以四成通過率宣告失敗。
第二輪,趙恒介紹了顧然在直播時講述的各種猜想和推理,以及他和顧然接觸以來的各種細節。
從破解那本物理冊子,到那張材料分子結構設計模型,都足以讓他感受到顧然絕對是難得一遇的物理天才。
為了讓顧然進入中科院,他甚至不惜以自己做籌碼,和一眾院士打賭。
但第二輪依舊以失敗告終。
以至于到了第三輪,他基本上已經沒有什么能說的了。
他也明白,對于一個初中輟學的流量藝人,搖身一變成了科研天才,這件事情是很值得懷疑。
其他院士不像他一樣和顧然有過接觸,
他們沒有親眼見到過顧然的能力和才華,
所以無法投出通過票也情有可原。
但錯的不是顧然。
王依馨抓著報告材料,臉上滿是愁容,她看著不容樂觀的形勢想要說些什么,可看著臺下那一位位院士,頓時又喪失了膽量。
這些人,是讓華夏得以挺直身子的一根又一根的脊柱。
而她,遠沒有資格對他們指指點點。
趙恒拍了拍王依馨,道:“你先回去吧。”
王依馨有些擔憂:“老師……”
“沒事,走吧。”
王依馨抱著材料,向臺下的院士們鞠了一躬,然后快步走出了匯報廳。
哐當……
匯報廳的屋門關上。
整個廳內一片寂靜。
臺上的燈光將臺下的一眾院士藏在陰影里,讓趙恒看不太清他們的樣貌。
他把手上的材料,放在講話臺上,然后走到臺前:“最后一輪投票了,我想我已經沒有什么論據可以說了,就和你們說說感覺吧。”
趙恒沉默了片刻,緩緩說道:“直覺告訴我如果錯過了顧然,會是中科院的巨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