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幕上立馬就熱鬧了起來。
“有一個人輕輕的碎掉了。”
“主播不帶這么扎心的。”
“我感覺我就是。”
“垃圾dna造就了垃圾的我。”
“笑死,我有一個朋友破防了。”
……
密密麻麻的彈幕,基本上都在玩梗。
能夠真正表述出垃圾dna的彈幕寥寥無幾。
而觀看直播的王蘇杭,在顧然的提醒下,突然意識到了什么,輕聲說道:“我明白了……這么一來,他的猜測,論據就充足了很多……”
其他院士還沒有意識到什么,剛打算詢問王蘇杭發現了什么時,顧然便已經開始解釋了。
“人類基因組大約有31.6億個堿基對,而實際上構成基因堿基對數量,不足總數的百分之二。”
“再除開百分之三左右的負責調控編碼蛋白質基因的堿基對,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五的堿基對,并不具備編碼蛋白質的功能,我們稱之為無用dna。”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這些無用dna的存在對生命發展起不到任何意義,那為什么我們要一代一代的復制下去?”
顧然解釋完后,彈幕上布滿了震驚。
“這意味著,人類對dna信息的挖掘……只有2%?”
“剩下百分之九十五蘊藏著什么東西?”
“為什么我感覺有點嚇人?”
“聽主播這么說,大家有沒有感覺……”
“人類特別像是一個容器。”
“儲存信息的容器……”
在顧然的解釋和引導之下。
一股濃郁的詭譎,在彈幕上逐漸彌漫了開來。
這些內容,他們之前還真不知道。
甚至他們都不敢想象,人類如此復雜聰明的生物,真正起作用的dna居然只有2%。
顧然查看著彈幕,微微點頭:“有一個彈幕很有意思,他說人類就像是一個儲存信息的容器。”
“實際上,的確如此。”
“dna就像是寫滿了信息的硬盤,只有當生命體需要進行什么活動的時候,才會調用硬盤中的信息。”
“而人類所能調用的信息,只占據了整個硬盤的2%。”
“當然,我知道大家可能會說,這只是對dna的一個猜測,或許那些其他無用dna并沒有任何意義也沒有攜帶任何信息。”
顧然搖了搖頭,“但可惜,并非如此。”
“在一些古老的細菌中,他們的體內還留存著比較初始的dna,”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有不少科學家對這些dna展開了研究,”
“隨即的一個發現,顛覆了人類的認知,在這些古老細菌的dna中居然表現出了非常詭異基因序列,”
“每兩對固定堿基對中,居然放置著各不相同的無序堿基對。”
看觀眾有些茫然,他接著舉例:“舉個簡單的例子,當你在做語文閱讀理解的時候,出現人物對話時,人物的所有說話內容,是不是全部在雙引號里面?”
“不管說什么話,格式一定是先前引號,然后是人物說話的內容,然后后引號。”
“而延伸到這些古老細菌的dna中,”
“我們可以認為引號就是固定堿基對,”
“說話的內容就是夾在中間的沒有任何規律的無序堿基對。”
顧然拿起了水杯,輕聲細語:“根據我們dna中攜帶信息的猜想來看,這些無序堿基對,很有可能就是dna中蘊含的信息,”
“但大家絕對想不到的是,這些無序堿基對其實并非毫無意義的隨機組合,”
“而是來自我們直播開始時故意跳過的那個生物身上——”
“病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