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一來思路便豁然開朗。
氫氣、氧氣、二氧化碳等大氣層的各種組成部分,
水、泥土、礦物、各種元素等。
以及生命。
而如果從這些存在了幾十億年的東西中,尋找有可能儲存信息的物質。
所有人幾乎毫不猶豫的從中選擇了水和生命。
并在潛意識里將它們與礦物、元素、各種氣體進行了分離。
“水好像的確不像人們想的那么簡單。”
“之前聽說過有人做實驗,如果在水旁邊放不同的音樂,水的晶體會發生改變。”
“主播前面講過水了,感興趣的可以看一下回放切片,前兩天上了熱搜的。”
“水我理解了,可是生命?”
“生命也太脆弱了。”
“光是生物大滅絕都發生了好多次了。”
“把信息放在生命身上,那不是和買彩票一樣?”
“確實……聽主播講的……只要一千萬年地球就足夠把人類的一切全部擦除。”
“連人類都不行,那其他生物就更不用說了。”
……
彈幕上,無數新老觀眾的熱烈討論,基本上已經接受了水作為信息載體的可靠性。
為什么選擇水,原因很簡單,
儲存信息嘛,穩定最重要,
而一個具有流動性,而且結構規律,甚至自成循環的水系統,無疑是最好的儲存設備。
不過現在所有人對于生命這個信息載體,明顯更加好奇了。
正如顧然所說的,生命在宇宙的尺度上,太過渺小。
遠遠不像水那樣的非生命體穩定可靠。
顧然笑道:“兄弟們似乎對生命的信心不夠充足啊,”
“那我如果說出生物的第三個邏輯,大家該如何應對呢?”
彈幕上紛紛詢問了起來。
“我湊,還有第三個邏輯?”
“是什么?”
“期待了。”
顧然也不賣關子,慢悠悠的說道:“第三個邏輯,就是求生。”
“生命自從誕生開始,就帶著大量的無用dna在瘋狂繁衍,并盡可能的讓自己活下來。”
“或許兄弟們會覺得很奇怪,求生不是本能么?怎么變成了邏輯了?活著就是正確的事情,難道會有生物求死嗎?”
顧然自問自答道:“可誰規定的,活著是好事,死亡是壞事?”
“大家有沒有思考過,這個觀念是如何產生的?”
“為什么每一個生物,都在畏懼死亡?”
“如果繁衍是最初由祂們設計的初始邏輯,能夠進化出成千上萬個物種是競爭邏輯和水中信息的功勞,”
“那我們現在所發現的第三個邏輯——‘求生’,又是從何而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