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顧然提出這個問題之前,所有人似乎并沒有意識到,這居然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在之前,所有人對于空間望遠鏡的思考并沒有這么深刻,
那時候他們只是覺得空間望遠鏡具備一些地面望遠鏡所不具備的優點。
但這個優點,還不足以覆蓋空間望遠鏡那遠超地面望遠鏡的高昂造價。
對于仰望星空這件事,
地面可以仰望,
太空也可以仰望。
但在太空仰望的成本是地面的上千倍。
所以,最終他們選擇了先腳踏實地,再仰望天空的發展路線。
而此時,聽到顧然把這個問題搬上臺面之后,他們才意識到,或許他們忽視了空間望遠鏡的重要性。
“地面望遠鏡只能在光學、近紅外、亞毫米、射電波段進行觀測,”
“而空間望遠鏡的觀測范圍就多了,”
“對于x射線、伽馬射線、紅外、紫外的觀測,或許的確是地球視角所看不到的另外一個世界。”
討論之間,一位院士悲觀的說出了一段讓所有人更加沉默的話:“但是x射線、伽馬射線這些研究,我們參考的只有丑國nasa公開的資料數據,”
“我的意思是,如果除此之外,還有未曾公開的觀測內容呢?”
“比如有沒有可能存在著一種被鈁衰層和大氣層完全過濾掉的宇宙射線,”
“而這個射線,nasa從未公開……”
聞言,會議室中,徹底沉寂了下去。
所有人的目光,看向直播畫面,
看著畫面里那個談笑風生的顧然,從悲觀中,生出了些許希望。
“可是,他是怎么意識到的?”一名杰青問。
丁一沉聲道:“他說他曾看過丑國所有的科研文獻資料,或許從中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吧。”
“他看過所有科研文獻資料?”
“我并沒有驗證,”丁一點點頭:“但我相信。”
他看顧然的直播看的不多,只看了兩天。
也沒有像趙恒一樣親眼見識過顧然的物理推演。
但僅僅這兩天的直播,也足夠讓他做出判斷了。
多學科的聯動,無人涉足的角度,一些前沿的理論和學術研究,
這不是過往的教育體制能培養出來的人才。
雖然顧然說的自學很離譜,
但相比之下,
他還是更加相信后者。
科工部的一眾成員,
看向直播畫面的那蘊含著些許希望的目光中,又多了幾分詫異。
似乎這個小師弟……
越發的不簡單了。
……
顧然看著直播間中天馬行空的猜測,并沒有立馬給出答案,而是用一個新問題作為詮釋。
“大家有沒有想過,人為什么仰望天空?”
仰望天空不僅僅是抬頭看,
而是自從人類文明誕生以來,似乎都對地球之外充滿著向往。
人類竭盡所能的暢想著天上的一切,將其賦予濃郁的神話色彩,
一步登天的美夢,
蹉跎了無數古人的一生。
那里有九重天,有凌霄殿,有天堂,有西方極樂……
若干年后,
當人類在凌亂的巖層和洞穴中找到了祖先們在文明誕生之初刻下的第一個符號,
顧然堅信,
這個符號一定會是月亮、太陽或是某個明亮的星辰。
因為那是在遂古之初的無盡黑暗中,劃過的一道最璀璨的光芒,
謂之,“文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