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神也忒看得起咱了,
居然讓咱來揣測天才的世界。
所有人連蒙帶猜的回答道:
“是智商吧?”
“接受能力?”
“不止,應該是什么邏輯推理、空間能力、思維能力、記憶力等等等等。”
“總之就是與生俱來的天賦,后天培養不出來的。”
隨著不斷的討論,話題似乎也就回到了最初的問題。
與生俱來。
天生的。
后天無法培養。
那豈不就是基因。
于是,熱鬧的彈幕開始逐漸變得稀薄。
眾人雖然意外,但不得不給出了答案——
dna。
“dna影響智商,已經不是什么秘密,”
“比如hmga2基因,它的排列可以直接影響一個人的腦部大小以及智商。”
“以及有數十種基因決定著抽象能力、絕對音感、快速閱讀、藝術熱情、創造能力等的水平高地。”
“但這些天賦,其實和學習天賦無關。”
“這些是自出生以來就已經具備的能力,就像是一個新手機中預裝的app。”
“而學習天賦,更像是手機的底層代碼,一個邏輯。”
“那dna是怎么影響學習天賦的?”
顧然打了個響指,將所有觀眾的思維收束,
“在《自然綜述·神經科學》曾經發過一篇論文,題目記得不太真切了,應該是什么統一大腦理論?”
“總之在這個論文里,它闡述了大腦的幾種運行機制,并嘗試探索這些機制與自由能原理之間的聯系。”
“自由能原理指的是任何與其環境處于平衡的自組織系統都必須使其自由能最小化。”
“簡單來說,就是大腦討厭無序、討厭不穩定、討厭不平衡。”
“而學習屬于一種外來信息的匯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算是對大腦的一種攻擊行為。”
“許多家長、乃至老師總是會說:‘學習并不難,如果不學習,到了社會上比學習更難的事情多了去了’。”
“其實不然,”
“如果大家還記得之前的直播,那就應該記得我之前說過的話,所謂的困難、痛苦等情感,都是意識賦予我們的。”
“而學習,就相當于是無視防御,對意識進行直接攻擊。”
“把你大腦原本的穩定狀態打破,然后融入這些新知識,再重新恢復穩定。”
“每一次學習,就像是一次抽象版本的腦科手術。”
“其痛苦程度不言而喻。”
顧然也是說到了興頭上,咕咚咕咚往險些冒煙的喉嚨里灌了一大杯水:
“所以,一件很反常識的事情就是,”
“學習這件事,其實和面對死亡、面對疾病、面對失去、面對抑郁一樣,”
“算是意識所能遭受的最高等級的痛苦。”
“這也是很多人會不理解為什么會有學生經受不住學習壓力跳樓,”
“大家習慣于將原因歸結于他們心理脆弱。”
“其實不是他們脆弱,只是因為我們對‘學習’行為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我們沒有意識到從天臺上跳下去之前,他們到底已經在沼澤中掙扎了多久。”
“甚至連他們自己也沒有意識到這件事。”
【中午十二點還有兩章,最后決定以后就中午十二點準時更新啦,記得準時來補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