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雖然不是什么誤導,但開竅這東西總歸是要看悟性的。
他就害怕真有二愣子在課堂上啥也不干,每天就坐那兒神游。
不等顧然心慌,
嘉年華一個兩個,一個兩個的又爆發了起來。
除了一些對顧然講述的內容感興趣的大哥之外,
恐怕也有不少來自學生家長的打賞。
當然,這些家長們也沒有顧然想象的那么愚蠢。
為了孩子的學習,他們會想盡千方百計,但這并不意味著真的會盲信。
因為從根本上來說,嘗試這種欺騙多巴胺獎勵機制的方法,
前提是孩子真的想學習。
而事實上,成績一塌糊涂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出在努力或者天賦上,
有很多學生的成績是根本配不上他的天賦的,
他們只不過是單純的不想學習而已。
對于這種學生,神醫難救。
會用顧然方法的也不是那些成績不錯的學生,因為在已經取的一定成果的情況下,
誰都知道,不去改變,就是最好的辦法。
真正會嘗試的,反而是比例相對更多的那一些明明很努力,卻收效甚微的學生。
他們已經把自己該做的都做到了,
這種嘗試,又何嘗不是救命稻草。
看著滿屏的禮物,顧然心中頓時有種受之有愧的感覺,
思索了片刻,他沉聲道:“怡然。”
周怡然還在想著欺騙多巴胺獎勵機制的事情,
倒不是她想試試,
而是她還沒有徹底弄明白顧然說的欺騙是什么意思。
但是感覺好像是從人類普遍有天賦的地方,把這些天賦“禍水東引”。
讓多巴胺對這些本來沒有天賦的領域也進行獲得感獎勵?
那問題來了,
她不得不嚴肅的思考一件事,
基因在給人類平分學習天賦的時候,是不是把她給忘了。
觀眾們翻書多少還能看到點感興趣的內容,而她啥一點兒都木有?
“別發呆了,”顧然道:“在這一波禮物里,多挑一些幸運觀眾,多送出一些深夜聊咖定制限量款粉絲回饋杯子。”
對于這一波知識付費,顧然覺得非常有必要多回饋一些,
只有這樣,才能盡可能的撫慰自己擔驚受怕的心情,
讓自己本就貧瘠的良心更踏實一些。
“嗯嗯,好。”
周怡然拿出手機,認真的看著直播間的禮物特效,
就像是在麥田里尋找幾個最大的麥穗一般,
每看到幾個嘉年華數量比較多的id,便第一時間點開主頁進行關注。
立馬聯系是來不及的,
因為在這數千萬的直播間,稍微耽擱個幾秒,就會錯過一大波送禮信息。
所以她只能先關注,等到直播結束后再一一聯系。
顧然接著說道:“實際上,根據這個多巴胺獎勵機制大家也不難意識到一件詭異的事情,”
“像化學、材料、機械、核物理這些知識,在文明誕生之初是不存在的,”
“那就是說隨著文明的發展,能夠激活多巴胺獎勵的領域也是不斷擴張的。”
“我們之前說dna挑選知識的邏輯,是圍繞著逃離地球這個目的展開的,哪個對逃離地球有利,它就主動選擇哪個。”
“可問題在于,它是怎么做到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