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潮汐效應,是月亮對地球的一個重大影響。”
“而潮汐效應中,有一個重要的表現參數,就是潮汐高度。”
“這個潮汐高度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指海水在天體引潮力作用下產生的漲落現象的高度變化。”
顧然知道,一講到這個內容,直播間的流失率就居高不下,
所以他特意打了個響指,給兄弟們提提神:“好,那我們來觀察一下萬有引力常量的變化,對于潮汐高度的影響。”
“學過流體力學的兄弟們都知道,在相對平衡的流通液體中,等勢面即是等壓面,”
“所以根據引力勢能、公轉和自轉的慣性勢能,很容易就能列出潮汐高度的表達函數。”
“這個函數推導起來有一丟丟麻煩,所以我就不列了,”
“不過根據天體物理的一些常識,我們通常知道潮汐高度一般和地月距離的三次方成反比,地月距離的平方和引力成反比,”
“所以,一通口算下來,”
“我們很快就能知道,如果引力常量增加了百分之二,那么地球洋流的潮汐高度將會增加百分之三左右。”
“目前已知的是受月球影響,潮汐高度大概在0.8米左右。”
“所以在萬有引力常量增加后,對于潮汐高度的影響會有兩三厘米的影響。”
經過顧然的一串貫口,
還留在直播間的觀眾們,陸陸續續的被哄睡了一大批。
這就像是一個天體物理學家,在上一場公開課,
顧神講的津津有味,
但問題是他沒有認識到觀眾們的知識水平。
什么等勢面就是等壓面,
什么潮汐高度和地月距離的三次方成反比,
什么引力又和地月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這樣的知識,根本沒有辦法被大腦消化,
除了一些對天體物理相關專業的學生之外,絕大部分人根本跟不上顧然的思路。
但慶幸的是,他們似乎也不需要跟上了。
因為顧然最后給出了結論。
的確有影響,但只有兩三厘米的影響。
說實話,或許對國家天文臺來說,這個影響或許需要注意,
但對于普通觀眾而言,這個兩厘米的變化,幾乎……和沒變化一樣。
頓時間,直播間里還沒有睡著的觀眾們,也是開始遺憾了起來。
“啊,就兩三厘米?”
“失望了,我以為能把倭國淹了呢。”
“難繃,大點的海嘯比這個影響還要大。”
“我以為會上演什么世界末日呢。”
“不夠刺激啊。”
“電影要是用這個設定,會不會太無聊了?”
絕大部分觀眾,開始對這個萬有引力常量增加百分之二感到失望。
但一些人,則從潮汐高度看到了更加嚴重的問題。
因為引力影響的不單單是潮汐。
畢竟在引力前面,還有一個修飾詞——“萬有”。
萬事萬物,
從基本粒子到宇宙星辰,都繞不開引力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