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是這繁瑣的警告和提醒,便足以讓他們意識到,接下來將會是一場奇妙的旅行。
隨著克林的點名,
參會的學者陸續被分成了十多個小組,前往了指定的會議室內等待著科研項目的將臨。
每一個小組的組成幾乎一致,三到五位位材料學家,兩名高能物理學家,和三四名生命科學和腦神經相關的學者。
等分配完成之后。
偌大的會議廳只剩下了最后一組人,克林這才停止了點名。
喬治東張西望,看了一下現在還留在會議廳里的人,
總共十個人左右,其中有兩個還是自己加州大學腦神經重點實驗室的同事。
另外幾位比較陌生,但也都是權威期刊上的常客。
“好了,分組完成,各位不用東張西望,你們就是最后一組,第十三組。”
克林簡單做好標記,然后看向貝格爾:“那我們從第十三組開始吧?”
貝格爾點點頭:“好,各位可以靠近一點。”
說著,他和克林從臺上走了下去,坐到了人群中間,手中翻看著厚厚的資料檔案:“第十三組的任務……”
翻看了片刻,他抽出一張數據,放在了眾人面前:“各位主要負責的是研究鈁碎片對希格斯場自發對稱性破缺現象的影響。”
接著,老克林將另外一份數據放在了所有人面前,解釋道:“這是鈁碎片的一些數據資料,大家可以先簡單了解一下,”
“簡言之,鈁衰層是51區在上世紀的重要發現,”
“通過西福特計劃的努力,我國科研人員成功使鈁衰層發生了特性改變,使得原本的輻射層形成固體形式的碎片飄落在了地表上,”
“實際上,這些年來,我國的情報人員一直在世界各地搜尋這些碎片。”
“只不過因為始終沒有達到解密條件,所以大家一直都不知道。”
所有人拿起資料,觀摩了起來。
資料上的研究和分析報告的日期,已經是半個世紀以前。
應該是當年51區相關科研人員的研究成果。
上面詳細的羅列了鈁碎片的各種特性,以及圍繞鈁碎片進行的一些相關實驗。
不過研究的角度,還是從常規的材料分析上入手。
而得到的數據,也有很多問題。
因為材料的各項性能,幾乎都達到了常規高分子材料所不具備的高度,
而且分子結構和元素構成,在這一張數據中,只留下了幾個空白。
也就是說,那些科研人員通過各種儀器測出了重量、體積、密度、電性能、熱性能、環境適應性、生物相容性等相關參數,
卻連材料最本身的組成結構,沒有任何發現。
喬治頗為好奇的趴在桌子上,仔細的看著資料上的每一行數據,
心中滿是不解。
其他的材料學家和他也有著一樣的疑惑,
這個材料,是從鈁衰層演變而來,
也就是說它從一個可能只是基本粒子和場組成的輻射層,變成了這么一塊又一塊的固體碎片。
這不亞于拿著吹風機吹空氣,然后吹出來了一塊餅干出來。
這不是科學,這是魔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