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老接著說道:“我看過你的所有直播回放,在之前你講到意識的問題時,提過一個假說,”
“你說意識的基本邏輯就是凌駕于個體之上,”
“當‘我’嘗試代替意識的時候,意識會賦予你前所未有的認知。”
“你也提到過,學習只是灌溉過往認知的過程,而人類要想突破認知,就需要通過意識共振去攫取新的認知。”
葉老接著說道:
“你猜測認知是人類從水里獲取,又猜測水中的信息錄入是鈁衰層這個‘編輯器’完成的,”
“所以,或許在這個錄入過程會極偶爾出現一兩次偏差——即鈁衰層的錄入跳過了水這個介質,直接作用于個體。”
“對于人類而言,這個刻錄過程發生在意識誕生之前,”
“但或許在個體意識發生激烈變化的時候,‘我’會看著自己的‘意識’被刻錄,”
顧然目光木然的看向葉老,隱約意識到了什么。
個體意識最激烈的變化是什么樣的?
無非是在某個瞬間突然格式化,然后又迅速被重新填滿的過程,
對于顧然和葉老而言,無疑就是穿越。
但實際上顧然在穿越的過程中,并沒有體驗過意識被“錄入”的過程。
他的這種感覺出現在前世“開竅”的時候,當一個明確的“我”被塑造之后,他清晰的意識到一些本不屬于自己的認知被刻錄進了大腦中。
而葉老,很顯然,也體驗過這個過程。
區別在于,他在察覺到認知刻錄的時候,并沒有聯想到鈁衰層……
不對!
顧然整個人全身一震,瞳孔驟然擴大了幾分,
他為什么計算出了鈁衰層?
顧然開始瘋狂的回憶了起來,
回憶前世到底是因為什么契機,讓他開始著手仰望天空,并一步又一步的計算出了鈁衰層的存在,
但他始終找不到最初的那個讓他奮不顧身的投入這項研究的“契機”。
而如果硬要說個源頭的話,
就是那些不屬于自己的“認知”出現之后,讓他自然而然的開始了計算,并按部就班的算出了鈁衰層的存在。
而事實上,這是巧合嗎?
顧然搖了搖頭,
或許不是,
或許……在那些額外的認知出現之后,他就已經意識到了鈁衰層的存在。
然后一個無形的力量,不斷的牽引著他,一步一步的計算出了鈁衰層。
所以,他和葉老的唯一區別在于,
他并沒有明確的意識到鈁衰層的存在,只是在潛意識里那些認知的引導下,不斷計算了出來,
而葉老則是明確的意識到了鈁衰層的存在,然后在假定鈁衰層存在的前提下,完成了計算。
殊途同歸……
他們都是同一類人。
想到這里,
縈繞在顧然腦海中的疑惑,便突然豁然開朗,
他看向葉老,也就不再拐彎抹角了:“我聽丁院長說……您其實并沒有出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