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不單單是網友,
就連院里的一些科研人員和研究生們,都覺得自己的人格受到了刺激,
于是紛紛立下了軍令狀,誓要讓華夏的生命科學發展到世界一流水平。
而這些人中,就包括現在的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王蘇杭。
當時的她還是杰青,在懷亞特赴華的時候,她甚至都還沒有上桌的機會。
她哪兒知道院里面是怎么想的,
只不過她一個把自己一生投入到生命科學領域,目標就是為華夏生物學添磚加瓦的有志青年,
在勢頭正勝的時候,聽到了懷亞特【拒絕和華夏中科院有任何合作】這么一句刺激和打擊之后。
讓本就拼命三郎的她,更拼了。
那會兒科研可謂是沒日沒夜,
她腦海中甚至腦補出了一出神劇。
開頭是在中科院一處金碧輝煌的會議室中,無數院士和院長正襟危坐,
然后懷亞特居高臨下,俯視著每一個院士,
用蹩腳的中文說道:“一群loser,你們不配與身為諾獎高貴的我進行任何合作!”
中間是自己勤奮學習,一路披荊斬棘,
提出了許多先進猜想,并進行了理論驗證,
最終發現了生命科學領域一個前所未有的發現,
刷新了人們對于生命的全新認知。
最后是懷亞特跪在中科院門外,
風雨交加,而他長跪了三天三夜,
只求和中科院合作。
但是院長沒辦法決定啊,只能趕忙跑到生命科學研究院,詢問她的意思。
然后她走到中科院門外,冷冷的說一句:“如你所愿,中科院不會和你進行任何合作!”
這個劇情,
在三十歲到三十八歲之間,她夢了無數次。
雖然說有點不切實際,
雖然說看上去是非常扯淡。
但爽確實是足夠爽,
什么是一個好的目標?
所謂的目標,
歸根結底就是給自己編織一個足夠爽的夢,
然后麻痹掉所有痛苦和艱難,
一路去追逐這個夢。
僅此而已。
如果連夢都不夠爽,那大概率這個目標是達不到的。
因為王蘇杭這個夢足夠爽,
所以她在科研上升期的那七八年,進步非常迅速。
甚至連她自己都認為,自己距離三十歲的時候編織出來的那個夢已經越來越近了,
直到……
直到老院長讓她到滬上交大去參加一個科研項目,說是一個接班人培養項目。
于是,她就成了懷亞特的半個學生了。
至于為什么是半個學生。
因為去的時候,項目中并沒有懷亞特的名字,
只不過一有什么難題,需要什么幫助,組里面就要求她去懷亞特的實驗室求助。
而正是這一次又一次的求助和交流,
王蘇杭才真正的了解了懷亞特的為人,
也知道了一個學習教材的人和編撰教材的人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在滬上交大的那次研究,差不多持續了一年半的時間,
而這一年半的時間,她的收獲超過了之前八年的累計,
那時候,她才突然意識到,
懷亞特這個老爺子,似乎是有問必答好不藏私的。
而這么多年來,他雖然說著絕不和中科院進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