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睿文聽著顧然的話,雖然不是特別理解,但總覺得味兒不對。
什么叫“中科院有真技術”“不適合對外交流”,
為什么他們清北就可以?
合著他們清北沒有真技術唄。
顧然人畜無害的看著劉睿文,點了點頭,雖然沒有多說什么,但劉睿文也大概明白了,他就是這個意思。
目送著顧然的專車揚長而去,
劉睿文站在校門口,心里說不出的古怪。
“掉頭,去中科院核物理所。”
車開出去很遠,顧然看著手機上的幾張推演照片,開口說道。
緊接著,司機緊急變道掉頭,向中科院方向駛去。
等離子體湍流修正函數,是單位波理論在核物理領域的一次跨界應用。
而他能感覺到,這個應用嘗試,或許真的能做點什么實際效果出來。
現在的能量損失分析,基本上把人類能觀察到的能量損失進行了相當全面的分析。
但就像那個賈同學的論文一樣,始終有百分之七的能量誤差不知道出現在哪里。
如果這個補償函數的加入能夠填補上那百分之七的誤差,
這不但意味著一個以計算大模型為載體的數字核聚變實驗環境的完美成型,
更意味著中科院也可以嘗試從這個補償函數中,找到減少能量損失的方法,對核聚變反應裝置進行優化。
單位波理論和新物理體系的建立是一項曠日持久的大基建工程,所以顧然在做出初步規劃的時候,就已經提出了應用和理論同步進行的打算。
對于這么一個翻天覆地的大變革和全新方向,院里有不少院士存在一些質疑和擔心。
所以他突然覺得,這個核聚變項目,倒是一次不錯的亮肌肉的機會。
一來,能源問題不但是重要國策,而且也是華夏工業化發展深化的重要前置條件。
尤其在丑國重新回歸傳統能源,再次嘗試抓住國際原油命脈的當下,
如果核聚變工程能夠實現突破,那毫無疑問將會扯斷束縛在華夏身上的最后一根鐵鏈。
其次,核聚變工程在整個華夏物理體系中,處在一個非常微妙的地位,
他是理論物理和應用物理為數不多的交集地帶,
其中凝聚了大量高能物理、工程力學、光學、電磁學的一系列專家學者。
作為這么一項綜合工程,如果在單位波理論的加持下有所突破,
那毫無疑問將大幅提升中科院對單位波研究的信心。
面對一項前所未有的難題,雖然現在研究阻力已經全部消除,但研究的信心,客觀來講有必要提升一下。
再加上這是單位波的第一次應用,所以就這么做甩手掌柜的確是不太合適。
專車在中科院核物理所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