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然看著凡叔,眼睛里多了幾分敬佩。
說實話,
在中科院見了許多人,除了葉老之外。
其他院士能有一句話說到他心里的都寥寥無幾。
而讓他產生觸動的,就更加不多了。
凡叔毫無疑問,是個pua高手。
因為他的這個犯錯論,的確觸動到他了。
“就像單位波,”顧然若有所思的說道:“或許這可能是在我固執的認知下,一套自圓其說的物理體系,或許也不是宇宙的真正解釋,”
“但因為這個新體系的出現,會導致在舊有物理體系下已經幾乎停滯的問題,重新開始思考。”
“其實對胡院長、丁院長甚至是葉老而言,單位波理論正確不正確無所謂,重要的是,它可以讓華夏物理學界重新開始思考。”
“是這樣吧?”
米非凡和顧然慢悠悠的在核研所漫步著,
顧然的突然發問,讓氣氛也變得尷尬了幾分。
“胡院長和丁院長或許會這么想,”
米非凡搖頭:“但葉老不會。”
“你之前在直播里講了華夏從一無所有到兩彈一星的故事,但你有沒有思考過一件事情?”
顧然不解:“什么事?”
“德意志能夠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重新爆發,是因為它本身就身處工業革命的中心,而且在他們的工業大爆發之前,德意志社會層面的教育體系就已經非常先進。”
“而我國,一來沒有那么堅實的工業基礎,二來沒有那么先進的教育體系,那么是怎么在更短的時間內達成了一個又一個堪稱不可思議的成就的?”
米非凡道:“你在直播里說的很簡單,只是用奇跡概括了過去。”
“但……你不覺得太牽強了嗎?”
顧然一怔,
這個問題,其實在他心里也有疑惑。
他知道想要達成這些奇跡,極強的凝聚力只是其中之一,另外肯定還有一些他所不知道的“作用力”存在。
只不過如果米非凡不提的話,他恐怕很難會再去思考一次。
“建國初期,全國科技人才不超過五萬人,而有能力且專門從事科研工作的人員只有六百人。”
“而到了1960年,科學家和工程師的人數是二十五萬人。”
顧然之前沒有調查過這個數據,但此時一聽,心中也滿是不可置信。
“二十五萬?”他不解道:“這個數字是工程師隊伍?還是工科畢業生?”
“那時候是產學結合,”米非凡道:“和現在的大學生不同,那時候學習的內容和生產的技術幾乎是不分家的,所以當他們畢業的同時,就已經是能夠輕松上崗的工程師。在當時我國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數量已經是丑國的75%,當然,平均水平肯定是存在差距的。”
顧然滿是不可思議:“有差距正常,不過十年時間……這個數量,非常夸張……”
“這龐大的工程師和科學家儲備,為六十年代的兩彈一星項目做出了巨大貢獻,”米非凡重新把問題聚焦了回來:“那你知道,從六百人到二十五萬,這龐大的人才儲備,是如何實現的么?”
顧然搖搖頭。
“是葉老。”
米非凡道。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