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波的瞬時性,是軍工應用的核心。
瞬時感知,瞬時打擊,才是對單位波最起碼的尊重。
如果感知之后,還要讓它們繼續大搖大擺的向前繼續運動,這所謂的物理學革命屬實也就太沒牌面了。
但飯總要一口一口的吃。
量子通信體系的搭建,就像是單位波雷達的預制菜。
而單位波武器,還任重而道遠。
所以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暫時先給“卡皮巴拉”配上一雙“鷹”的眼睛。
“量子通信可以瞬時鎖定目標物闖入的坐標,后續的追蹤任務可以交給常規相控陣雷達去完成。”
王任海那邊過了一段時間,這才發來一條消息:“也行。”
單位波雷達是被動雷達,它只是鋪就在高空的一張大網。
所以任何闖入網里的物質,都不可避免的和單位波發生干涉。
所以他的物理學特性,可以讓一切躲避電磁波探測的手段全部失效。
而相控陣雷達是主動雷達,而且是對極大的范圍進行探測,受衰減影響,
越廣域的探測,越容易忽略一些微弱的信號,
而兩者結合的話,
先有單位波雷達被動鎖定目標物的大致區間,
再用相控陣雷達集中功率向目標區間探測,這樣一來就高效的多。
王任海回復道:“這樣一來,我們就相當于是有了雙保險,單位波雷達全天候檢測,有什么情況立馬開相控陣去照。”
“而且艦載相控陣雷達發熱和耗電量一直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如果和單位波雷達配合著,倒是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王任海如獲至寶一般,喜不勝收。
一般來說常規動力軍艦,燃氣輪機的總功率大概在十萬千瓦左右。
而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推進功率,
實際上用作發電機發電的,只有兩三千瓦左右,
而一般的相控陣雷達峰值功率可以達到六七百千瓦,
基本上占了三分之一。
而要知道的是,軍艦上不止雷達,還有許多配套的電子設備、生活設施、損管裝置都需要用電,
所以很多情況下,艦船的所有用電設施,是不能同時開啟的。
當其他大功率電子設備開動時,軍艦的相控陣雷達就不得不降低功率,甚至關停。
這不是只有一些老式艦船才會出現的情況,
哪怕是我國當下最為先進的055,也同樣面臨這個問題。
軍艦的電力分配系統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綜合電力系統,
能夠實現電力的高效和智能分配,但時常會出現智能的降低雷達功率的情況。
另外一種是固定分配模式,
對不同耗電模塊劃分固定的功率,這樣經常會導致某些模塊能量過剩,另外一些模塊卻電力不足的情況出現。
055作為中華神盾,王任海在設計的時候,自然也考慮過要規避相控陣雷達“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情況出現。
所以他放棄了綜合電力系統,通過固定模式來分配電力。
而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對055造成了一定的制約。
王任海一直想要解決055身上的兩個問題,一個是換掉cgt25m燃氣機輪,一個是用上綜合電力系統。
而如果有了單位波感知體系,那至少電力系統的問題可以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