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為什么有的人聽了學霸分享的學習方法,
結果到頭來還是沒有什么進步的原因。
如果不了解底層邏輯,只學一個形,是沒有什么意義的。
顧然看著這個陽光大男孩,雖然二十七八歲的博導,在外界看來已經是個極致的天才,
但實際上站在漫長的物理學史中,
這只是勉強達到了天才的門檻。
和天賦無關,只是找對了方法。
“如果只是科普了數學工具,那這問題不大,”顧然看著申請文案上那近乎明牌的內容,松了口氣:“只要沒有把這上面的內容體現在互聯網上,什么都好說。”
趙佳林看著自己的申請文件,道:“我還沒說完呢。”
“在科普數學的過程,我遇到了一個網友,求知欲很強,思維能力也非常頂尖,”
“我簡單的給他講解了一下,他就弄懂了整個推演過程。”
“并且把自己的猜測和疑惑進行了總結,向我發出了提問。”
趙佳林指著申請人上的那個名叫袁濤的高中生:“申請文件中的內容和想法,其實也都是他提供的。”
“我只不過是按照他的想法進行了總結和闡述,然后整理成了文件。”
米非凡看著主動把功勞讓出去的趙佳林,聲音低沉的問道:“你的意思是,這些想法實際上是一個高中生提出來的?而你這個博導實際上是在這個高中生的指點下完成了這篇文章?”
“你想清楚再回答,這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
趙佳林很耿直的點了點頭:“雖然很多工作是我做的,但是科研項目的重大突破,關鍵點往往在于一個非常核心的idea,所以雖然說來有點丟人了,但事實上,如果沒有那個高中生就不會有這篇申請文章了。”
“一個高中生能在那么短的時間看懂整個推演過程,并且擴展出這么完整的理論體系?”
米非凡看著趙佳林:“你信么?”
趙佳林笑道:“如果不是碰到了,我也不信。但事實是親身經歷過,所以我覺得這小子鐵定是個天才。搞不好老師你要有個天才徒孫了。”
米非凡大概明白了趙佳林是什么意思:“你是想把他引進中科院?”
“這份天賦按部就班的學習就是浪費了,”趙佳林道:“沒有參加少年班,現在十八歲還在學高中課程,已經慢了一步了,我覺得引進中科院重點培養幾年,搞不好將來是個人物。”
在米非凡和趙佳林討論的時候,
顧然又拿起了趙佳林的手機:“你們在哪兒交流的?”
趙佳林打開抖音,然后點開了和【我是哈密瓜】的聊天框:“這兒。”
顧然看著兩人的聊天記錄,然后看著那個高中生最后發出來的一些總結和問題,眼神中的疑問更加凝重。
從他總結的措辭和描述語言,可以看出來完全是一個物理數學小白。
但有意思的是,他就用這么樸實無華甚至極為接地氣的詞匯,近乎完美的描述出了這個補充函數背后所蘊藏的秘密。
雖然和趙佳林的這篇文章相比起來,這簡短的聊天記錄要粗略很多,
但實際上核心其實也就只有這幾句粗略的話。
這個補充函數本身并沒有什么意義,
這個補充函數和等離子體湍流模型之間應該缺少一些銜接,
這個補充函數解決了從隨機到確定的問題。
這些話不復雜,但是能從這個簡單的推演過程中,完成這個總結,就讓人匪夷所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