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行的話,那十億度呢?十萬億度呢?】
【你人工再便宜也是要支付報酬的,而能源不管浪費多少都是免費,你拿什么競爭?】
【一個流水線上,需要人工,是因為如果沒有人工的話,可能良品率會很低。】
【但有了無限的能源之后,誰管你良品率,如果出現了殘次品直接回爐熔煉,重頭再造就完了。】
【那人類的意義呢?】
【創新、創造。】
【這些年突然開始提新質生產力,還沒回過味兒來嘛?】
【工業上有個名詞叫工業附加值。】
【而人類也一樣,也有一個附加值。】
【而這個附加值就體現在創新和創造上。】
【比如在步入工業社會之前,人類的所有生產力幾乎只集中在農業上。】
【但種糧食的附加值實在是太低。】
【而后來大量的勞動力從田地里解放,進入工業領域,這才使得國力迅速增強。】
【從農業到工業轉移,這是第一次生產力升級。】
【而新質生產力就是第二次升級。】
【或許以后人工附加值很低的工作,就要逐漸消失了。】
【人類所有的生產力,將會向更高一層的工作中聚集。】
【比如一輛跑一千公里的電動汽車,它的所有生產過程,將不再需要人類參與。】
【而人類要做的是想辦法,怎麼樣能讓它跑兩千公里,甚至一萬公里。】
隨著對可控核聚變的討論,直播間里的不少觀眾,倒是懵懵懂懂的領悟了一些什么東西。
但緊跟著就是深深地后怕。
【可我……沒有創造力咋辦?】
【有創新創造的,恐怕都創業當老板或者高層了。】
【升級歸升級,底層還是底層唄?】
最悲劇的不是不清楚國家釋放的信號,
而是清楚了信號之后,卻沒有能力順勢而為。
一如數十年前的那一次財富洗牌,
現在回望當初的改革開放,總有一些人會說,那時候遍地都是機會,只要膽子大,誰都能成為先富。
可事實上,并不是這樣。
每一個風口來臨時,能抓住的總歸是少數。
正如同這次一樣。
顧然道:“這次的新質生產力和上一次改革開放融入全球經濟體系,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相同的是,這次也會創造巨大的財富差距,甚至會比上一次更加明顯。”
“但不同的是,上一次是我們從第一次貧困到初步富裕,所以在財富分配上總歸是有些考慮不周,”
“而這一次,是從富裕到富裕,所以在有了經驗的情況下,我想目標就應該是惠及所有人的。”
“大家不要忘記了我們國家的主體——是人民。”
“所以在可控核聚變實現之后,那無窮的能源是國家所有,”
“也同樣也是人民所有。”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