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討論的不斷進行,
顧然看著彈幕,逐漸有些不安,
一個新的問題也隨之出現。
老祖宗給的一個重要的經驗教訓就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雖然他也很不喜歡從小卷到大,小時候當雞娃、長大了當卷王這樣的培養方式,
但如果辯證的看待的話,雖然這樣的培養讓人厭倦,
但卻也確確實實靠著升學、漲薪、買房、結婚這樣持續不斷的危機感,不斷的鞭策著牛馬持續前進。
先別管付出的努力和進步的程度匹配不匹配,但起碼是進步了的。
可如果到了那一天,原來的這些危機感都消失了。
那驅動社會繼續前進的動力該是什么?
顧然思索了片刻,但不得結果,便問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問個小問題哈,假如真到了那一天,大家從出生開始,房子車子都有了,生活的基本物質也都被滿足,”
“到了那個時候,社會的獎勵機制該怎么設定?”
“之前我們講教育的時候,提過這個問題,人類的文明是螺旋著上升的,其實絕大部分人只負責螺旋,他們的學習和讀書,帶不來文明的進步。”
“真正負責上升的,只是鳳毛麟角。”
“但問題在于,螺旋是上升的基礎,如果沒有螺旋的動力,那上升也就成了天方夜譚。”
“在現在的經濟體系下,工作和薪資,算是對學習的一種補償。”
“為了更高的薪資,為了生活,為了一份工作,這樣的社會激勵政策,讓我們從小就有一個知識改變命運的潛意識。”
“而如果到了衣食住行,都已經完全滿足,哪怕不用工作,就能得到現在中產階級的生活的時候,什么能繼續激勵著人類繼續學習?”
看著顧然有拿起了紙筆,做好了記錄的準備。
直播間里,兄弟們也都興致勃勃的出謀劃策了起來。
【我覺得這個不用擔心,沒有了外部的壓力之后,就意味著可以挖掘每一個人的特點,去有所愛好的進行學習。】
【每個人可以都真正去學自己喜歡的領域,然后去提升自己。】
【靠自控力?上面回答的都是沒帶過孩子的吧?】
【都是從小時候長過來的,自個什么樣的自個都清楚,真的沒有約束和壓力的話,我反正是覺得我很難去學習的。】
【顧神也說過,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學習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隨著討論,屏幕上很快就飄出來了幾句人厭狗嫌的彈幕。
【有辦法,重新創造出一些新的壓力。】
【比如說百十年前,那時候人們可能想著有口吃的就心滿意足了。】
【幾十年前,想著每天能吃肉就行。】
【現在,得有房有車才行了。】
【那以后也一樣啊,可以再創造一些需求。】
活閻王,
屬實是活閻王。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