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湖邊樂道走了沒多久,
遠遠就能看到前面湖畔上的拍攝基地。
巨大的黑色紗網籠罩著大片土地,將陽光遮擋大半。
無數鼓風機擺放在拍攝場地一側,
在鼓風機旁邊,是一桶又一桶一人高的冰桶,陣陣寒氣從桶中彌漫開來,
然后經過風機不斷地輸送到拍攝人員的身上。
上午十點之后,太陽高懸,溫度已經不斷上升到了將近三十度,
但往拍攝基地去的時候,體感溫度倒是不斷在降低的。
湖水下面,臨時搭建的水下腦神經實驗室已經裝修基本完成。
導演和執行人員們正圍在一起討論著劇本的拍攝問題,
趙佳林等人站在拍攝場地外,看著劇組在水下制作的龐大的實驗室,心中都是充滿了驚訝。
“這是相當于是為了拍電影建了個水下隧道啊。”
“很像海洋館誒,只不過墻壁是白的不是透明的。”
“小濤,你去看看門頭上寫的什么?”趙佳林拍了拍袁濤的肩膀。
袁濤悄默默的跑了過去,然后又慢慢地走了回來。
因為路人感過于強烈,以至于全程沒有一個人在意。
“中科院腦神經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實驗室。”
所有人走到湖邊,透過清澈的水體,看著湖面下若隱若現的實驗室主體。
形狀很像是一條規則的由方格形成的長龍。
入口就是龍頭的位置。
從龍頭下去之后,整個身子全部藏在水體之下,呈現階梯式下降。
總層數大概在三層左右。
水下一層在距離湖邊三米的位置,與龍頭由一個通道相連,
水下二層就距離湖邊有十米,
水下三層就到了差不多湖中心的位置。
一層二層還能夠透過湖面勉強能夠看清楚,
但到了水下三層,就只能看到連通的通道,
至于三層的主體建筑,就已經完全看不到了。
不過從上面兩層來看,每一層大概是一個十米見方的空間,
而每一個空間,都是由一個又一個充滿線條的幾何拼圖組合而成,
尤其在陽光和波紋的堆疊下,看上去非常具有科技感和未來感。
“大制作啊,”袁濤感慨道:“光是建造這么一個水下實驗室,恐怕都得不少錢了吧?”
“這是玉淵潭公園兄弟,西三環的頭牌了,公園附近我記得有一個什么景苑小區,二手房八萬一平米。”
“如果按照附近二手房價格來算,這四層就按最低四百平來算,得三千多萬了。”
“你細品一下。”
“而且這說是實驗室,實際上算是一個地上一層水下三層的小別墅了,而且還是在公園里面,”
“白日做夢一下,如果說這個拍完電影之后開始拍賣,估計賣十個億都得一大堆人排隊抽簽搖號。”
趙佳林站在湖邊,看著那水下的龐然大物,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要我說新實驗室也別建了。”
“這不是現成的,要是咱們的實驗室能放在這里的話,那就太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