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看著哪怕非常嚴肅和悲傷的袁濤,還是有點忍俊不禁。
于是還是懷著同樣沉重的表情搖了搖頭:“實際上你的這個劇情,主要表現點不是在你身上。”
袁濤臉上的表情逐漸僵硬了下去。
“啊?”
“在自然災害侵襲的第一時間,人民子弟兵就奔赴災區,為了不影響馬上到來的全國高考,”
“短短半天時間,就和志愿者一起在災區搭建了臨時考場,”
“所以主要體現的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以及救援救災速度。”
袁濤那張肥嘟嘟的臉蛋微微抽搐,有點欲哭無淚了。
如果說刻寫在米非凡靈魂深處的是犧牲。
那現在在他靈魂深處刻的最深的還是應試教育。
所以聽到第一時間搭建出來了考試場地的時候,
心里不由得更悲傷了。
本來聽到自己的劇情無關緊要,已經非常扎心了,
現在聽到受災結束第一件事就是高考,心里更emo了。
導演看著袁濤的反應和表情,滿意的點了點頭。
相比較袁濤剛才刻意表現出來的緊張和壓抑,現在的emo就自然的多了。
而這何嘗不是他作為導演的又一次實力展示,
當演員找不到表演的狀態的時候,就全靠導演來安排場景,促使演員盡快入戲了。
至于趙佳林,此時演繹的則是腦神經研究所的首席科學家,是整個火種計劃意識繼承部分的指揮官。
導演之所以這樣考慮,是因為通過短短這幾分鐘的接觸,他就發現這個叫趙佳林的最年輕博導,應該是所有人中表演熱情最高的一個。
每次看到他的時候,總能看到他一直想插話,
光是這種感覺就讓導演能夠意識到,這小子是個搶戲的高手。
而腦神經研究所的首席科學家,幾乎貫穿著整個繼承過程。
但又因為不是主要角色,所以鏡頭基本上始終是放在院士和繼承者身上的,
因此,這個角色能不能從側面來對這個意識繼承進行一些情緒烘托,全看他搶戲的能力強不強。
趙佳林來表演,最為合適。
而當導演給他說了自己的角色之后,趙佳林就已經開始聯想起了自己的表演畫面。
“這么聽起來,我很像是在奈何橋邊喂湯的孟婆。”
“這個例子有點不合適,但本質上的確是這樣的,”導演補充道:“不過你要注意,你應該是見過無數次犧牲和重生的人,所以你的情緒一定也是遞進的。”
“明白!”趙佳林道:“從剛開始保持著科研人的沉著和冷靜,到后面強忍著情緒,再接著偷偷落淚,再到最后繼承結束時候的徹底崩潰,這樣如何?”
導演趕緊給趙佳林豎了個大拇指。
如果他不搞研究,來演戲,也是個天賦型演員了。
“我琢磨琢磨演技,”趙佳林道:“這個角色我覺得還是挺有意思的。”
……
眾人的角色都逐一分配下去之后,
便開始拿著臺本進行準備。
又因為每個人都是嶄新的熒幕新人,所以導演便特意安排了幾個演員,為他們進行一對一的培訓。
至于顧然,這會兒獨自坐在一旁,一邊嗑著瓜子,一邊打磨著自己的劇本。
還沒多長時間,就已經寫了滿滿的兩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