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核峰會,
是華夏可控核聚變的一次分享,
但對cia來說,也是滲透華夏科研界的一次重要契機。
天問三號的國際合作,他們沒有機會參加。
這次機會cia務必要抓住。
“我也在看華夏的直播,約克閣下,”貝格爾翻看了一下丑國科學院的所有學術邀請,隨后遺憾的回答道:“但我并沒有看到中科院的峰會邀請。”
老約克檢索了一下中科院的核峰會信息,道:“峰會主辦不是中科院,是清北大學為主體發出的邀請,算是二級單位,麻煩你再看一下。”
貝格爾查詢了一下相關的信息,不出所料,很快就找到了清北大學相關的邀請函。
“是清北大學發出的,邀請丑國核物理研究所相關人員參加,共有六個席位。”
“給cia兩個席位吧,”老約克道:“我感覺在這場峰會上,華夏的目的或許只是展示一下自己的肌肉,哪怕是一些技術和理論分享,也是非常有限的。”
“但這對cia來說卻是一次重要的接觸機會,我會盡可能的為丑國科學院攫取一些信息的,而這要比簡單的學術交流有效果的多。”
貝格爾也默認了老約克的看法:“當然可以,除了可控核聚變之外,關于鈁衰層的情報,我會更感興趣一些。”
“明白,”老約克道:“給我兩天時間,我會給到你參會名單,不過他們的身份恐怕需要您再粉飾一下。”
和貝格爾結束通話之后,老約克就在cia的情報人員系統中,尋找起了合適的人選。
在對華間諜撤離之前,cia的情報人員中,其實還是有不少對華夏情況非常了解的人選。
但問題就在這里,
自從白宮換屆之后,
經歷了一波大洗牌,而那些從華夏撤離回來的情報人員,毫無疑問是悲催的。
基本上都還沒有回到cia報道就已經被艾倫定義為了“毫無作用的冗余人員”,然后就被炒魷魚了。
現在的老約克還得在過往的工作日志中物色離職員工,工作量不由得加重了許多。
以至于讓他一邊翻找著,一邊對艾倫破口大罵著。
而此時深夜聊咖的直播間中。
顧然則已經和觀眾朋友們快進到了可控核聚變的實際應用。
或許是天宮三號的預留聚變電源接口吊足了兄弟們的胃口,
因此他們對同類的信息充滿了好奇心。
和一些理論技術層面證明可控核聚變的成功不同,
這種通過應用側面證明可控核聚變即將落地的情報,很顯然比理論更具有說服力,而且也更加讓人感興趣。
“去年的成飛和沈飛的兩架六代機,上過一段時間的熱搜,大家應該也都刷到過了。”
顧然道:“不知道有沒有人搜集過相關的信息,并且把他們放在一起研究過。”
一提起這兩架飛機,兄弟們的興趣似乎比天宮三號還要積極。
一是相比較于火星探索這種貌似摸著鷹醬過河的項目,六代機是獨立的創新。
二是太空終究是相對來說畢竟是遙遠一些,而軍工就息息相關了。
【刷到過!】
【不過官方還沒有官宣吧好像?】
【有點夸張的是戰機上是服役涂裝,不是驗證機哦,按照咱們的風格,這肯定不是最先進的。】
【我湊,難道說最先進的已經用上核動力了?】
萬事就怕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