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緒充沛,指向性極強的宣講之下,
在參與會議的各國政要,所有的注意力也都徹底凝聚了起來。
對于丑國的鏡云計劃,各國起初并不在意。
他們之中,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不管國民人均收入是否超過了丑國,或者說是華夏的多少倍。
此時看著丑國和華夏的競爭,都有一種觀看神仙打架的感覺。
什么太陽近軌的鏡云計劃,
還是對水星進行工業化改造的逐日工程2.0。
在他們這些小國眼里,都如同天方夜譚一般遙不可及。
這是人類歷史上最龐大的工業集合體國度引發的,人類有史以來最為激烈的一次工業競賽。
就舉個最直白的數據,
華夏的工業用電約等于除華夏之外的世界各國的總和。
這么看來,似乎華夏過于強大,丑國已經衰落。
而實際上,這只是華夏這個工業巨物給全世界人民帶來的認知假象。
如果將華夏排除在外,
丑國的工業用電則比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還要多。
如果只對比工業用電的話,這對丑國是極不公平的,
要知道世界的所有金融活動背后幾乎都有華爾街和美聯儲的身影,
ai、醫藥、精密儀器、機械加工與機械制造等多個領域,丑國的技術儲備和人才儲備,依舊在華夏之上。
所以綜合而言,此時的華夏,是人類進入工業社會以來,前所未有的工業巨獸。
而丑國同樣也是不遑多讓的綜合國力另外一極。
兩個超級大國的較量,
哪怕只是一些擦槍走火,就足以讓一個歲月靜好的小國萬劫不復。
在今天的會議之前,
所有小國還抱著置身事外左右逢源的態度,想要在夾縫中求生。
而今天的會議之后,這個念想也就徹底被粉碎了。
今天的架勢,如果他們不在這兩個超級大國之間進行鮮明的表態,
恐怕這個大門都很難走出去。
所以,在演說者的話音落下的間隙,各國政要都仔細的思考了起來。
他們需要在短暫的時間內分析出丑國的余威和華夏的潛力,然后做出一個對自己國家利益最大的決策。
不過這個考量和討論并沒有持續多久,
而是丑國的邀約很有技巧,此次參會的國家,除了五眼聯盟就是北約成員,還有一大批自詡民主自由國度對丑國充滿向往的國度。
個別一些頗有“資源”的中東產油國和南美礦藏國,雖然立場并不堅定,
但無奈數量太少,很容易被其他國家裹挾。
于是乎,在丑國的精心設計之下,所有國家的態度,也很快明晰了起來。
雖然說各國政要都能明顯感覺到丑國和華夏的實力正在經歷著一段此消彼長的過渡期。
也都知道華夏的增長和日益強大已經到了勢不可擋的地步,
但相對于站隊華夏,期待著華夏強大之后給他們分一杯羹,
他們反倒幾乎毫不猶豫的情愿把希望寄托在丑國身上。
按照正常發展,華夏有很大可能最終勝出,
但他們絲毫不敢抱希望于華夏勝出之后,會惠及他們。
一方面是因為在他們眼中,華夏的制度和體制如同洪水猛獸一般,如果侵入,輕而易舉就能將他們原有的利益體系毀滅的支離破碎,
另外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的崛起,背后或多或少都有華夏的影子。
西方雖然不斷的淡化近代以來,對華夏造成的巨大傷害,
西方民眾也幾乎對百年前的燒殺和掠奪充耳不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