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研所這段時間的研究已經出來了不少成果,中科院這邊已經提交了數據審查,我對上傳數據處理之后會立馬給到咱們這邊。”
能源部的領導重重點頭:“好,我安排專人進行對接。”
顧然道:“核聚變一號環流實驗基地宣傳部會作為標桿進行宣傳,所以對于一號基地來說,進度可以慢,但一定不能出錯。科工部會調動全國高校和核試驗所進行配合,一號基地的所有嘗試和突破,都需要通過地方實驗室進行先行驗證。”
“這個明白的,”那位領導點點頭:“咱們央企作為國家的支柱,作風一向穩健,踏實,這一點你不需要擔心。”
葉老問道:“玉淵潭實驗室什么時候能竣工?”
丁一趕忙回復:“建筑主體已經完成,一些精密儀器和光電設備還在調試,預計一周之后能用。”
葉老看向顧然:“鈁碎片和單位波理論的相關研究要抓緊上馬,逐日工程交給中科院和科工部去做,需要了你做理論支撐,但你要清楚自己的核心人物。單位波理論將會是倭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科技發展平臺,這個要盡早落入實處。”
顧然認真的點了點頭:“好。”
“還有一件事,丁一。”葉老拍了拍扶著輪椅的那雙手。
丁一趕忙俯身:“在呢,老師,您說。”
“核聚變問題是一個長線工程,后續在學術上和各行各業都會面臨著諸多變革,科工部要做好應變和工業改革。”
“好的。”
“通知一下華林島,今天晚上叫著顧然,咱們一起討論一下軍工方面的布局。”
葉老沉聲道:“各大軍區已經進入了備戰狀態,一系列的技術突破誰也不敢保證丑國不會將局勢升級,軍工方面的布局也得跟上。”
丁一道:“華林島軍研基地最近這段時間正在對顧然的一些單位波理論進行研究和應用測試。”
“那正好,開個會同步一下進程,解決一下問題。”
“好。”
當眾人走出會堂之后,便各自奔赴自己的崗位。
雖然此時的互聯網上的風向并沒有發生什么逆轉,
但在京城的眾多部門,此時正在醞釀著一波又一波大新聞。
下午三時。
全國各地的核實驗室將各自核試驗數據進行了匯總上報,無數種核聚變可行方案如雪花般落入中科院核研所。
在核聚變計算模型的加持下,各地實驗室相當于擁有了幾乎零成本的一級核實驗室。
許多曾經根本無法進行測試的想法和方案,都在模擬實驗室的加持下,完成了驗證階段。
雖然最初設定的參數可能無法使核聚變過程順利完成,但在計算模型的幫助和調整之下,上一次的云上計算,使得無數種方案都從想象變成了現實。
顧然花了一段時間對核聚變一號環流實驗基地的技術路線進行了深入的了解之后,很快就根據地方提報上來的方案和參數,進行了核對。
通過一下午的時間,從上百份資料中篩選出了七份數據。
一份提交給中科院,用作國家科技進步獎提名備案,另外一份交給了一號環流基地。
下午七點。
國家核聚變一號環流實驗基地發回實驗回執,
七個方案所涉及的三個環節,全部通過地方實驗室驗證成功。